目前分類:新陳代謝暨減重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減重2  

天天挨餓卻瘦不了,拚命運動也瘦不了,明明已經決心要減肥,卻為何未愈減愈肥?到底哪

出了問題?難道注定瘦不下去?減肥期間,千萬不要犯的八大錯誤。

 

1. 面對喜歡吃的食物 拚命忍住

完全強迫自己放棄喜歡吃的食物,往往會讓這些食物更具吸引力,愈吃不到就愈想吃。一但受到挫折或心情不佳,甚至把持不住,就會大肆放縱自己,反而吃的更多。

減重應該是要適度的控制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要完全禁止,偶爾吃一下思念已久的食物,不用吃多,只要有滿足到就好,再加以進行熱量的管控,或是增加運動,是不會胖的。

2. 與脂肪絕緣

脂肪=肥胖,但減肥的過程中,總是與油脂不共戴天,但其實適量的脂肪是很重要的。脂肪類的食物耐消化、抗餓,可以藉此降低食慾。而且不吃油脂,皮膚會顯得沒光澤。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玉米油、橄欖油具有將低低密度蛋白的作用,是理想的食用油。

3. 時時刻刻關注體重

將體重的變化作為判斷胖瘦的唯一標準,會帶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一天之中,身體的水分含量不一樣,體重就會有變化,如果太在乎體重的變化,情緒也很容易受影響。專家建議,每週能減掉0.2~0.5公斤,就非常不錯了。

4. 一昧追求目標 不給自己獎勵

改變習慣已久的生活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當達到某階段的成果,例如檢調2公斤,就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去看場電影、美容、血拚一下等等,但千萬不要用吃大餐當獎勵喔!

5.極低熱量的飲食

節食的人因為吃下熱量相當的低,會大大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率、減少能量的消耗,結果餓個半死,可能一天才消耗700大卡,遠遠低於原本應消耗的1千多大卡。飲食控制的原則在於,熱量不要低於自己的基礎代謝率,這樣才是長久的減重之計。

6. 不吃有營養的食品

有些人之所以減不下來,是因為飲食中缺乏能使脂肪轉換成能量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2、B6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因此減肥還是需要營養均衡,除了蔬菜水果,奶、蛋、豆、肉類、五穀等等,都要均衡攝取。

7. 過分信任營養乾糧

低糖、無糖的乾糧並不代表沒有熱量。有時低脂的食物,為了增加口感,會添加較高的糖份;而無糖的食物則會添加蜂蜜、果糖、糖漿等等,建議購買宣稱健康的餅乾、零食等等,還是要多注意標示。就算是健康營養的乾糧,也不能無限制的食用。

8. 運動前後不吃東西

運動的那麼辛苦,再吃東西,不就白運動了,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喔!運動前吃點東西,可以補充體力,避免低血糖,並且可以增加燃燒:而運動後吃東西,可以修補受損的肌肉,降低疲勞。只是要注意,只是吃點小東西,如一片吐司、一顆蛋、半根香蕉等等,而不是大吃喔!

 

 

 

 

文章標籤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1303931-8  

大不份人都有瘦身的經驗,真正的關鍵是在瘦身的過程中所養成一些好習慣,這才有助於長期維持好身材。以下分享10招數,根據科學的研究不再復胖的好習慣!

1. 拒絕暴飲暴食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可能會狼吞虎嚥,但是這樣的吃法容易讓我們吃太多。發

表在美國飲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最新研究發現,吃

一點有助於身體增加飽足感。他們測量民眾吃零食和披薩的時間,發現當咀嚼的時間延長兩

倍時,吃的量會減少15%。因此建議在吃飯的時候,停下來喝口水會幫助你避免暴飲暴食。

 

2. 用小一點的盤子

在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研究顯示,用大

一倍的盤子會比原本的盤子吃的總量多34%以上。研究人員發現,通常人們會吃完盤子上

92%的食物。所以在吃自助式的晚餐時,用比較小的餐盤,可能讓你吃得較少。

 

3. 聰明吃點心

『若我們在兩餐之間太過於飢餓,就會在吃飯時後吃過量』,因此建議在兩餐之間吃點點心

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點心熱量不要超過300大卡,選擇一些聰明的點心,像是杏仁、水果

格或著全麥吐司等

 

4. 飯前多喝水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的一項研究發現,

飯前喝兩杯水的人每餐大約少吃75~90大卡的熱量。當身體缺水的時候會產生疲勞和飢餓

感,因為身體可以透過食物獲得水分,所以你會比較想要進食。有時候你並不是真的餓了,

所以在吃飯或吃零食之前,先喝兩杯水,可以避免吃進多餘的熱量。

 

5. 限制選擇

去吃自助餐的時候,看到琳瑯滿目的餐點總是讓人很興奮。面對這麼多的食物誘惑,容易讓

人不知不覺的吃了很多自己偏愛的食物。在挑選菜色時,先至少裝滿一半健康的蔬菜,剩下

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樣可以吃得更健康!

 

6.足夠的睡眠

尼蘇達的梅奧診所(Mayo Clinic)最新的研究統計發現,當少睡80分鐘,平均會多吃549大

卡,原因應該是熬夜會讓身體增加飢餓的賀爾蒙類生長激素(Ghrelin),減少抑制食欲的

瘦素(leptin),避免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正常且充足的睡眠

 

7.補充蛋白

多補充優質高蛋白,可能有助於維持飽足感。我們都知道運動後多補充蛋白質可以幫助增加

肌肉,而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最新研究發現讓自願者分成兩組,第一

組每日熱量有15%是來自蛋白飲食,另一組每日蛋白提高到30%並觀察兩週,發現30%這

組較不會感到飢餓且體重下降較多,原因可能是消化蛋白質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因此比較能

維持飽足感。

 

8.補充纖維

我們都知道吃低GI的食物比高GI的食物更健康,通常低GI的食物有更多的纖維質,例如吃全

麥吐司比吃白吐司更能增加飽足感。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最新研究統計顯示當早餐選擇高纖穀物比起早餐吃白吐司時,午餐吃的量少了

31%,研究人員說因為身體需要花更多時間來消化高纖食物,因此可以延長飽足感!

 

9.釋放壓力

生活在忙碌且複雜的社會,我們所面臨的壓力比過去的人類都還要更高,這種高度壓力會導

致身體產生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壓力賀爾蒙,導致身體渴望著含糖的食物。一篇發表在

自然神經科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研究發現,壓力會提高賀爾蒙類生長激素的分泌

而產生飢餓感當長時間處在壓力下,用深呼吸釋放壓力是很有效的方法,『吸氣4秒,吐

氣8秒,重覆幾分鐘,可以釋放不少壓力!

 

10. 吃飯別分心

邊看電視邊吃飯是一般人常有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就吃完了所有食物。根據發表在美國臨

營養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表示,吃飯時分心會比專心

吃飯吃下多出39%的多餘熱量,盡量避免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可能會幫助你吃的更健康!

 

維持這些健康飲食觀念和習慣,會幫助你一直保持好的身材!

 

文章標籤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4564567465435 _5_ (1)  

據《國際運動營養學與訓練新陳代謝》(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Nutrition and Exercise Metabolism)專業期刊最新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運動選手在運動前喝咖啡,運動後3小時內會多燃燒15%的熱量。若要產生燃燒熱量的效果,咖啡劑量的計算大約是每公斤體重約4.5毫克咖啡,所以如果體重是68公斤,就必須在運動前喝下300毫克的咖啡。

過,除了有助於燃燒熱量之外,運動前喝咖啡還有以下5大好處:

 

1. 促進血液循環

   最近日本針對沒有習慣喝咖啡的人進行研究,了解咖啡對血液循環的影響,結果發現,當這些人喝了咖啡之後75分鐘內,體內血液循環提升了30%。

2. 降低疼痛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科學家指出,在進行大約半小時的高強度運動前喝兩到三杯咖啡,可降低肌肉的痠痛;換句話說,在進行耐力訓練時,可因此忍受更大強度的訓練。

3. 強化記憶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今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喝咖啡之後的24小時,大腦記憶力明顯有所提升,特別是在喝咖啡之後開始運動,效果更好。

4.保留肌力

英國考夫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研究顯示,咖啡有助於減緩因老化而導致的肌力流失,這種保護作用也包括關係到呼吸的橫隔膜與骨骼肌。

5.補充肌肉能量

如果是運動後咖啡,也對健康有所助益。根據這項研究結果,運動後如果喝咖啡和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飲料,運動後4小時內肌肉肝醣會提升66%。下次運動時,你才有足夠的能量和耐力。

咖啡因還能活化體內與分解脂肪有關的酵素,加速消耗多餘的脂肪。 運動前喝一杯咖啡,能使脂肪分解進入血液中,在這個狀態下運動,脂肪可以轉成熱量、不再蓄積。但切記,不能加糖,否則砂糖裡的碳水化合物會先轉化為熱量,阻斷原本脂肪燃燒的過程。 

 

 

文章標籤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1405907702488  

很多在減肥中的人一提到澱粉兩個字,就像是患了「澱粉恐懼症」一般,聞「粉」色變,但這個觀念真的是大錯特錯!減肥中不但非吃澱粉不可,而且有些種類的澱粉還可以幫助燃燒脂肪,達成減重效果呢!

有些人以為不吃澱粉才會變瘦,但事實上,當身體缺少澱粉時,會開始燃燒儲存在體內的肝糖作為能量,這種情況下,身體會產生一種稱為「酮酸」的有毒廢物;在代謝酮酸廢物時會伴隨大量水分,因此會讓人有瘦得很快的假象,但這其實只是脫水作用而已,並不是真的減脂減肥。而且在排出代謝廢物時速度極慢,這對腎臟也會造成負擔,因此真的要奉勸大家可別被錯誤的觀念騙了,賠了健康又折兵,非常得不償失

理由1   :   事實上並沒有澱粉型肥胖這回事,一般見到的多是脂肪型肥胖。

理由2:   不吃澱粉會導致情緒不穩,人會變得容易沮喪、憂鬱、暴食、暴怒,反而是在減肥中吃澱粉的人會比較快樂、平靜。原因就在於攝取澱粉可以幫助色胺酸進入腦部合成血清素,血清素除了可以帶來活力之外,也能對抗壓力引起的狂吃行為。

理由3:  不吃澱粉的減肥大計,無法持久。一週不吃澱粉,就已經讓人很難達成,更何況控制體重是一輩子的事,怎麼可能一輩子都不吃呢?假如條件設定太難達成,只會讓人很快想放棄,不想堅持。

理由4:  不吃澱粉或澱粉攝取過少的人容易便祕,導致小腹突出,所以,別再錯怪澱粉是造成你下半身肥胖的元兇了。

理由5:  刻意壓抑不吃澱粉減肥,反而讓人產生想要吃澱粉的欲望,喪失控制食欲的能力。就像身體渴了,想喝水的欲望會大過於其他需求,一旦喝水的需求被滿足了,自然不會想要再喝更多。攝取澱粉的道理也相同,均衡攝取 才      不會造成失控狀況,拚命吃高熱量、高脂肪的澱粉類來滿足口欲,反而更加速肥胖!

 香蕉、地瓜、馬鈴薯、糙米、豆類、全麥麵包、全麥餅乾、五穀粉、五穀飯類中都含有好澱粉,若要吃澱粉,可以從中選擇。雖然有些人剛開始不習慣穀類的香氣,但慢慢咀嚼後,其實會發現全穀類能吃到穀類真正的香氣會讓人漸漸地愛上這種健康口感唷!

 

 

文章標籤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碰到大拇趾或足踝關節突然劇痛難耐,疼痛處呈現紅腫熱痛的病患,抽血檢查發現尿酸值偏高,當給予適當藥物治療,

症狀消失後,病患也消失直到下次再發作時才看到,詢問為何不回門診接受定期追蹤治療,最常聽到是因為不會痛,便以為不需要治療

關節不疼痛但抽血檢查發現尿酸值偏高,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 到底需不需要治療?這是大多數有尿酸高的人最常問的問題

尿酸是細胞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尿酸高一般是不會有什麼症狀,但若血中尿酸值過高,會形成尿酸鹽結晶沈積在身體各處;尤其沈積在關節腔內。

長期累積會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形成痛風石。

tufuuimege_2.gif  00000102.gif  

台灣社會生活水平普遍提升,飲食文化高度發展下,民眾飲食偏向多肉、油膩食物,再加上應酬飲酒,使得高尿酸血症在台灣成為很普遍的一種慢性病。
什麼是高尿酸血症?簡單而言,當男性血中尿酸值大於7.0 mg/dL,女性血中尿酸值大於在6.0 mg/dL,就可以說是高尿酸血症。

 201306-7-638.jpg  20100105222358046875.png

血液尿酸正常值最近已向下修正到 6.8 mg/dl它代表的意義是每 100 cc 血液,對尿酸的飽和溶解度是 6.8 毫克,若血液尿酸值超過此值,超過的部份便不溶解於血液中,而漂浮在血液中,跟著血液流動到全身組織,到一定程度則會結晶化,即會有尿酸鹽結晶析出,而在身體的各部位沈積。當尿酸鹽沈積在關節腔內超過飽和點之後,體內的白血球為了保護身體,會對這種外來的尿酸鹽結晶作防衛性的攻擊,因而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由此可見,急性痛風發作的主要元兇是「高尿酸血症」

血液中尿酸值愈高,急性痛風發作的機率愈高,研究結果顯示尿酸值大於9 mg/dl,五年內痛風發病率可高達22%

因此注意飲食,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生活作息正常,少喝酒,定期門診追蹤,接受適當藥物治療,二到三個月檢查一次血液尿酸值,而不是痛風發作時才來看

 

痛風的誘發
什麼情況會誘發痛風發作呢?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誘因莫過於「飲」、「食」不當,其中暴飲暴食、食用高普林食物與飲用啤酒,是最容易引致痛風發作的。還有在台灣使用相當普遍的利尿劑及阿斯匹林,也是常見的誘因。過度運動會產生大量尿酸也要注意,另外尿酸鹽結晶在低溫時較易沈澱,所以寒冷的天氣也是痛風好發的時候。


痛風發作常常很突然,如風之來去,毫無預警的局部關節就嚴重腫痛,原來健康無病痛的人,剎那間痛得無法走路、無法穿鞋,關節還會變成紅色或紫色,活動不靈,有時更會發燒。發病後期,關節附近的皮膚會很癢和脫屑,一般可能會持續幾小時或一至二天,嚴重還會持續一至兩星期,甚至整個月。

對於常年痛風的老病號還會在皮下發現痛風石沉澱,出現位置不一定,除了手腳關節,也會出現在手腕、耳垂或腎臟。
痛風有九成以上都發生在成年男性的身上,大多發生在大腳趾關節,其他受影響的部位還可能包括腳跟、膝部、手腕、手指和手肘關節,發作時有時候會有一個或多個關節受到影響。

 s2_53fb4f5a3bc41.jpg36-140F20UTUU.jpg   img07.gif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重2  

 

 

 

想靠挨餓減肥?喔不別在傻傻的了!

流失肌肉、體脂率提高、基礎代謝率下滑、惡性循環...飢餓遊戲,節食永遠只對你下次復胖更有利!在五花八門的減肥法當中,「節食/斷食法」應該是許多善男信女在瘦身之路,都曾修過的「營養」學分。原因不外乎實行起來似乎最輕鬆,而且體重機彷彿喜鵲般三天兩頭報喜,體重快速下降的幅度令人陶醉不已。這真的是快又有效的最佳瘦身絕招嗎?

答案是,大錯特錯。  為什麼呢?因為……

 

減掉的是肌肉和水分

由於攝取的熱量無法供給身體正常運作所需,此時除了燃燒脂肪,身體會消耗更多轉換效能較高的「肌肉」。所以這位太太阿~~~別高興得太早,體重計上的數字只代表寶貴的肌肉快速消失中,不是真正擺脫脂肪。

 

體脂率增加導致易胖體質

平平是長在身上,同單位的肌肉不但體積比較小,能讓曲線看起來更窈窕;肌肉可消耗的熱量也比脂肪更多。於是乎,因節食而導致肌肉減少的你,可能變成體脂率高、油包心的胖瘦子,進而形成易胖體質

基礎代謝率下降一去不回

人即使一整天都在睡眠,仍會消耗許多熱量來維持基本生理活動,這就是基礎代謝率。若每天攝取的熱量不足,身體會產生防禦機制,下調基礎代謝率;也就是說!!!!!這超好康的免費燃燒額度就會被迫減少了啊啊啊~~~

不節食就快速復胖

由於肌肉比率降低了、基礎代謝率下降了,之後只要回復到正常進食,很容易快速復胖。這也是所謂「溜溜球效應」的原因之一

心理煎熬形成惡性循環

挨餓是件相當痛苦且違反人性的事,會對心理造成巨大壓力和負面影響,當再也忍受不了時,很可能產生補償心理而大吃大喝,不但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還會因罪惡感而更激烈地節食,形成可怕的惡性循環

瘦身=脂肪↓+肌肉↑這才是瘦得健康美麗的不二法門。

 

當然,不要挨餓、不要過度節食,並不代表可以大吃大喝,「聰明適量的飲食」才是正途。

 

超仁診所附設減重諮詢     04-2376-9118

 

 

 

 

 

 

文章標籤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