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兒耳鼻喉科]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何謂腸病毒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生存,以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但其實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

傳播方式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家中嬰幼兒常因父母或照顧者從戶外環境或公共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的口鼻分泌物,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或吃進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b02a00_t_01_04  

 

潛伏期

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腸病毒病人大多數可以在一週左右痊癒,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就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一般而言,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在家庭與學校中有很高的傳染率,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發生傳染情形。

發病症狀

腸病毒的臨床表現多樣,許多人感染了腸病毒沒有明顯症狀,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較具特徵的腸病毒感染表現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有時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例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
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皮膚或是粘膜的顏色出現變青、變紫情形)、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的孩子則復原迅速。
流行性肌肋痛: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咽喉處有明顯白色病灶。
發燒合併皮疹:特徵為發燒合併皮疹,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什麼情況下,要馬上看醫師

有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前兆包括: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僵硬、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都必須馬上就醫。

洗手五步驟-1  

預防方法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注意居家及校園等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家長回家後應洗手、更衣後(沐浴尤佳)再接觸家中幼童。
於腸病毒流行期間進出擁擠的公共場所,應戴口罩並勤洗手保持衛生,可降低感染機會;已有症狀者可避免傳染他人。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小朋友幾乎兩人中就有一人有過敏性鼻炎,五人有一人罹患氣喘,十人有一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這三種毛病也是最常見的過敏表現形式。當人體內的免疫細胞碰到抗原,也就是灰塵、花粉等外來過敏原時,會產生抗體IgE(E型免疫球蛋白);如果持續接觸過敏原,身體不能適應,抗體就會跟抗原結合,形成「免疫複合體」,刺激體內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產生過敏症狀。然而,過敏的治療並非一蹴可幾,需要長期配合用藥。

怎麼區分感冒與過敏? 
很多家長都覺得奇怪,為什麼小孩感冒這麼久?是不是氣管弱、體質差、免疫力降低?其實,有時候感冒只有三、四天,後面拖著好不了的症狀都是過敏。 
尤其氣喘的表現更是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樣,戲劇中演的氣喘都會發出哮鳴聲、喘到上氣不接下氣,但很多小孩氣喘發作根本不會喘,而是久咳不癒。 
感冒型的咳嗽會整天都咳,但氣喘常是夜咳或是在季節交替冷熱變化大時才狂咳,運動後也常會咳嗽。 
如果被診斷為感冒,但是吃了好幾星期的感冒藥後仍沒效,就該懷疑是過敏;一般感冒通常3~5天會痊癒,但過敏引起的流鼻水、打噴嚏及氣喘咳嗽則會持續兩週,甚至更久。 

兒童過敏長大就會好? 
錯,雖然過敏症狀因不同年齡而有不同表現,但過敏體質依然存在,如果對過敏置之不理,不只生活受影響,也會吃了許多不必要的補品或藥物。例如若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情只會愈來愈嚴重,而且可能一輩子都好不了;未能控制病情,小孩抓癢抓到渾身是傷,不敢穿短褲、裙子,也不敢跟同學往來,就連社交活動也會受到影響。
幼兒一歲以前的過敏原大部份是食物,一歲後免疫機轉慢慢成熟,吃到蛋、牛奶會產生耐受性,所以孩子在兩歲前應適當控制飲食與食物的種類。 
建議先讓孩子喝母奶為主,如果無法續餵母奶,可換成低過敏的水解蛋白奶粉;另外建議在孩子六個月以後再添加稀飯等副食品,且新食物一種一種慢慢添加,並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過敏免疫風濕疾病是否無法根治? 

是的,但如果控制得宜,過敏疾病復發機會可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調養到不必用藥治療而且也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例如過敏體質的人經治療後,雖然每天早上起床還是會打幾個噴嚏,但過敏情況非常輕微,不必再用藥了。 
風濕疾病雖然比較重大,必須長期追蹤,而且有復發的可能,但現在醫藥進步,長期用藥可以穩定控制病情。

 

不能讓孩子吃冰、運動?

吃冰不一定會引起氣喘,醫界的觀念是「可以吃、但是吃一點點就好」,以免完全禁止反而讓孩子更想偷吃;冷飲也可以喝,但最好先放在室溫下退冰一會兒。有些家長擔心運動會誘發氣喘,不讓小孩運動,這也是不對的。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根治過敏,多運動反而對改善體質很有幫助,尤其很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對溫濕度過於敏感,游泳可以幫助鼻腔適應溫濕度的改變,肺活量也會變好。 
如果運動之後咳嗽,必要時可吸氣管擴張劑緩解症狀;運動會誘發咳嗽,代表氣喘還沒有控制好,更要好好保養氣管,而非限制運動。 


濕度高到80~90%,過敏患者的鼻腔就會很不舒服,由於台灣濕度偏高,平時最好經常除濕,把家裡濕度控制在50~60%左右。

當然,除了除濕、清潔寢具外,最重要的還是適當飲食、運動、服藥控制症狀,才能逐漸讓病情穩定、減少發作機會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搭配下述方法,效果會更好流鼻涕的現象自然減輕甚至消失鼻水 單  

·營造適當環境

  由於鼻黏膜易受溫度影響,過高或過低的氣溫都容易讓鼻黏膜過量分泌,導致鼻涕增多,故冬季可用空調、暖氣等設施將室溫控制在16-24,此外,空氣太乾也不妙,將相對濕度調整在60%左右最好。

                 同時,居室應保持乾淨、空氣流通,讓呼吸舒暢,從而減少鼻涕量。

  ·熱敷

  用濕熱的毛巾,敷在寶寶的鼻子上。鼻黏膜遇熱收縮,鼻腔會變得通暢,黏稠的鼻涕也較容易水化而流出。要注意動作輕柔,毛巾不可過熱,防止燙傷。

  ·按摩

  父母用手指的指肚緩慢而輕柔地按摩寶寶的鼻子或鼻翼兩邊。

  ·使用蒸臉器

  讓熱氣進入寶寶鼻腔,濕潤黏膜,從而將大量的鼻涕快速、自然地排出。注意蒸臉器要與寶寶面部保持適當距離,不要太近,以免燙傷皮膚;一次蒸臉時間不宜太長,3分鍾即可。

  ·用吸鼻器吸出鼻涕

  適用於鼻涕多,且說話時鼻音重的寶寶。父母先檢查寶寶的鼻腔內是否有鼻屎,如果有,可用濕熱的棉花簽先予以軟化,再使用吸鼻器;動作保持輕柔,不要過分深入鼻腔,防止疼痛或受傷;

                吸一側鼻孔時,要同時按壓住另   一個鼻孔,效果會更好。

  ·只少許鼻涕時 可用棉棒

  把棉棒塞到鼻孔裡的標准是半個棉球左右,鼻子深處的鼻涕可用面巾紙的紙邊刺激鼻孔,讓寶寶打噴嚏打出來,要麼用吸鼻器吸出來。使用棉棒時,如果寶寶亂動,很容易紮到鼻子內側,這很危險。所以當寶寶不願清理的時候,不要勉強。

  D.教會寶寶擤鼻涕

 根據美國有關專家的試驗,在咳嗽、打噴嚏與擤鼻涕等三種方式中,前兩者都不會使鼻黏膜的分泌液竄進鼻竇裡,惟獨 擤鼻涕例外,能使鼻涕充滿鼻竇,並使之變成細菌孳生的溫床。

 ·錯誤的擤鼻涕方式

  ·正確的擤鼻涕方式

 有寶寶用鼻子將鼻涕吸進鼻孔裡,或用手指捏住兩側鼻孔,用力將鼻涕擤出等。這兩種方法都不對,

因為鼻涕在吸附、過濾和清潔吸入空氣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有灰塵、細菌和病毒等有害物,如果向鼻腔裡面吸,會將骯髒的鼻涕咽入腹中;至於將兩側鼻孔都捏住擤鼻涕,會迫使鼻涕向鼻後孔、咽鼓管以及鼻竇腔噴濺,細菌、病毒等乘機竄入耳內與鼻竇,有些寶寶的中耳炎或者鼻竇炎就是這樣得來的。

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用力向外呼氣,先將對側鼻孔鼻涕擤出來。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出另外一側鼻孔裡的鼻涕。如果鼻子不通氣,鼻涕不易擤出,可先向鼻孔滴入嬰幼兒適用的滴鼻液,讓鼻子腫脹減輕再將鼻涕擤出。

 

 

·如何訓練擤鼻涕

  訓練寶寶正確擤鼻涕,父母拿起寶寶拇指,先輕輕按住他的一個鼻孔,然後用另外一個鼻孔呼氣,擤出鼻涕;待寶寶基本掌握了,再如法炮制訓練餘下一個鼻孔。最後訓練寶寶兩個鼻孔交替進行。從寶寶發育進程看,一般要會講話以後纔能開始學習擤鼻涕,因為把鼻涕從鼻子擤出來,牽涉到氣流控制及舌頭運用等比較復雜動作。

  在寶寶尚未掌握正確方法前,父母定期用消毒棉簽或吸鼻器將明顯鼻涕清除,必要時向耳鼻喉科/家醫科/小兒科或信任的醫生求助。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為什麼寶寶的鼻涕特別多?  鼻水  

 

一個健康成人每天可分泌鼻涕達數百毫升之多,但大都順著鼻黏膜纖毛運動的方向,流向了鼻後孔與咽部,逐漸蒸發了,所以鼻孔前看不到鼻涕的蹤影。

寶寶則不一樣

一來  鼻腔黏膜分泌物較成人 

二來   神經系統對鼻黏膜分泌及纖毛運動的調節功能不健全

       因而不時有清鼻涕從鼻孔流出;

三來   寶寶對流出的鼻涕不善於擦掉,加上啼哭的機會

      致使淚水流入鼻腔,因而嬰幼兒鼻涕會較多

 

鼻病未痊癒時,其分泌物是連續製造的,所以不可能期望在擤完一次鼻涕後,鼻腔就能長期維持清爽。

偏偏有人以為必需將鼻涕全部擤出才算乾淨,於是在整個生病期間頻繁的用力擤鼻涕,結果造成鼻周圍皮膚因過度刺激而紅腫發炎,或者鼻黏膜受損而滲出鼻血。

過度用力擤鼻涕,耳朵會聽到嗡鳴聲。而且會產生疼痛感,這是因為用力擤鼻涕時,鼻腔突然增加的壓力透過耳咽管影響中耳腔的結果,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耳部疾患。  

也有可能把鼻咽部含有病菌的分泌物,經過耳咽管推進中耳腔造成急性中耳炎。而且鼻部患病時,其內黏膜本已顯得較平常脆弱,若又用力擤鼻涕,會加重對鼻黏膜的傷害,也更容易引起鼻出血 

過度用力擤鼻涕不好,但將鼻涕用力往後吸一樣有害,因為被吸入鼻咽部的鼻涕,也有可能經由耳睏管逆流入中耳腔,造成中耳腔的病變。

用擤鼻涕的方法清除鼻分泌物時,最好是兩邊鼻孔分開擤。但是不管是一次擤一邊或同時擤兩邊,其動作均要放輕,不可過度用力,至少不可讓耳朵產生嗡鳴聲

如果出現不斷分泌的黏黃鼻涕,表示鼻腔裡面可能已被細菌感染,鼻竇內也多少會有一些因為感染發炎而出現的液體。這時在擤鼻涕時,宜將頭稍往前傾,不要重立或後仰,以這種姿勢較有利於排出積存在鼻竇內的分泌物。

 

一般感冒,剛開始都是由於病毒入侵鼻腔黏膜;此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針對入侵的病毒展開一場廝殺

如果身體狀況不錯,免疫功能好,迅速將入侵的病毒殺掉,就可免於感冒的痛苦

如果因為熬夜、工作疲累、或身體狀況不好,身體的免疫系統大軍無法將入侵的病毒清除,而使得病毒迅速繁殖,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身體倦怠等感冒症狀就會接連出現了。

此時這些感冒病毒就會如蝗蟲過境一般,肆虐上呼吸道的黏膜約7-10天後,才會如雨過天青般,恢復原有的狀態。

鼻病毒一年四季在門診皆是最大宗的感冒源,尤其在每年3─5月春季及秋季是鼻病毒好發越份。據統計,60%的傷風感冒(即俗稱一般的病毒感染common  cold)是由鼻病毒所造成的,輕症為多,少有重症,就算有,也多因合併症引起,並非鼻病毒直接引起;到了第2─3天感冒症狀最厲害,整個病程約7─14天不等

過去以為鼻病毒只會感染上呼吸道,如過去所熟知的A群、B群鼻病毒,鼻病毒對下呼吸道的感染其實不容忽視  在一些臨床研究上,發現主要是C群鼻病毒在作怪。

這類C群鼻病毒的感染則是造成嬰幼兒喘鳴最常見的病毒之一,也替日後發展為氣喘種下肇因,尤其是家裡有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家中有人抽菸、父母親屬過敏體質者為高危險群

每年3─5月很多孩童發燒1─2天,接下來持續流鼻水,鼻涕引起的急性鼻炎症狀,大多是鼻病毒引起。

另外本身有氣喘的病人,若外加感染鼻病毒,可能有50─80%病人因此會加重氣喘發作嚴重性。 

一般會以為感冒是輕症,沒甚麼關係,其實並非如此,尤其當有併發症或二次感染,情況會更糟。

上述所說的C群鼻病毒,甚至在將來誘發氣喘的發生。其中

可能的原因是鼻病毒感染下呼吸道會造成氣道發炎,使得呼吸道上皮細胞受到傷害,當這層屏障受到傷害,過敏原就容易進入,進一步就造成致敏化,氣喘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說鼻病毒雖非出類拔萃(不是什超級病毒),但絕對與眾不同,與氣喘有密切的關聯。

有時候,看到年輕的父母帶著小嬰兒逛街買東西,小貝比真的很可愛,還真想給他抱抱一下;但是小小孩的免疫力尚未成熟,此時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所以呼籲父母親還是盡量別帶著貝比到處逛,尤其是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空間。小嬰兒的各個器官正在發展,舉例肺部來說,”肺泡化”是肺部成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即使到了2~3歲仍在進行中,在這過程中,如果下呼吸道受到反覆的感染如C群鼻病毒的感染,肺部就會受到反覆的傷害,就不免種下誘發氣喘的禍因。

 B.對病理性鼻涕,諸如下述種種鼻病引起者,找出病因進行治療

以下提供幾種方法可供簡單判別鼻病的可能

觀察鼻涕多寡、顏色、濃度透明度,初步判斷得什麼鼻病,不耽誤治療也不會過於緊張。

  1.清水樣鼻涕

    分泌物稀薄、透明,如清水樣,多見於感冒初期。由於鼻腔黏膜充血腫脹,

       腺體分泌增多而形成鼻涕,開始為清水樣,3?5天後漸為膿涕,以後逐   

       漸痊愈。

 

  2.常流清涕並伴有鼻塞、鼻癢、打噴嚏等癥狀

     尤其清晨起床後明顯,可能患有過敏性鼻炎。

 

  3.單側流鼻涕

     難以擤出,鼻孔不通氣,睡覺打呼嚕,乃是鼻息肉的信號。

 

  4.總是拖著長長的鼻涕

    說話時鼻音重,睡眠時鼻子不通氣,呼嚕響亮,且總長不胖,

      要考慮腺樣體肥大。

 

  5.黏膿性鼻涕

     多見於感冒後期,隨著感冒痊愈,黏膿性鼻涕內的膿性成分逐漸減少。

       另外,黏膿性鼻涕也是副鼻竇炎的主要癥狀,特別是得了感冒,病程超過     

       10 天,仍流黏膿性鼻涕,要考慮是否患了副鼻竇炎。

 

  6.黃膿鼻涕

    常見於較重的副鼻竇炎,膿液臭味明顯。

 

  7.綠色痂片狀鼻涕痂

   多為膿涕乾燥後形成的薄痂,有特殊的臭味,這是萎縮性鼻炎的特征,又    

      稱臭鼻癥。

 

  8.一側鼻腔有臭味,流膿涕,或涕中帶血絲

     提示鼻腔內存在異物,多發生於3歲左右的兒童,因好奇而把紙張、豆類、

       花生米等塞入鼻腔,待水分被吸收後發生腐敗而產生臭味。

 

  9.血性鼻涕

    鼻涕中帶有血絲或小血塊,呈粉紅色。鼻外傷、炎癥、異物堵塞以及維生素

       CK缺乏癥等全身性疾病,都可有血性鼻涕。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忽冷忽熱,流感病毒最常在這時候出來作祟,為保護你我的健康,請提醒周邊親友,盡快施打流感疫苗。

超仁診所有提供自費流行性感冒疫苗可以施打,歡迎來電詢問。

TEL:04-23769118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