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婦產][泌尿][精神科]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尿酸是什麼?  

血清中尿酸來源80﹪是體內胺基酸、核酸等分解而來

20﹪是由含普林或核蛋白食物代謝而來

體內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隨尿液排出體外,

如果體內產生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不良,

會有高尿酸血症或屢發性急性

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結石、關節畸形及腎臟結石病變的臨床症狀。 

 

什麼是高尿酸血症?

當我們體內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時,

血中尿酸濃度高於可溶性的飽和點時,稱為高尿酸血症

此飽和點受到性別、溫度、酸鹼度而影響。

正常人每天約產生750毫克尿酸,其中約500毫克由腎臟排泄,

其餘經膽汁由大腸排出體外。

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

女生6毫克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可能從沒任何的症狀,到痛風性關節炎痛、腎臟結石、腎病變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朋友40歲以後,會是嬌豔動人的美魔女,還是令人畏懼的虎姑婆,沒有絕對答案,但肯定的是,進入更年期,身心可能面臨極大轉變。了解更年期、學會面對她,才能自在度過,活得更自信美麗!

14537283769033171

女性更年期的指標是卵巢,卵巢擁有分泌雌激素排卵兩大功能,卵巢從旺盛狀態衰退到消失的過度時期,也就是婦女從有生育能力進入到不能生育的過度階段,稱為「更年期」(climacteric)。

 

停經周邊期(perimenopause有人稱「近更年期」,卵巢功能漸衰退,經血量異常、月經週期不穩定,為停經做準備,典型症狀有睡眠障礙、熱潮紅、情緒不穩、過度冒汗、外陰乾澀、性交疼痛等,通常出現在4555歲之間,但有人會提早至40歲,會持續45年,不了解原因的女性甚至有恐慌及焦慮症。

 

停期後期停經是指連續12個月沒有月經,意味卵巢分泌雌激素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導致女人生育功能停止。通常發生在5060歲間,少部分人會到7080歲。女性荷爾蒙不只凸顯女性性徵,同時具有保護心血管、維持骨密度作用,隨著分泌量愈來愈少,心血管、骨質疏鬆相關的疾病風險會增高,因此停經後期的女性必須及早預防心血管及骨鬆等疾病。

 

妳一定要知道的 9大更年期症狀

 

溫柔女變虎姑婆,不時對家人發脾氣,動不動就悲從中來

這階段的女性,性格的確會有很大的改變,不時會對身邊的人發脾氣,動不動就哭不停,多半是小事引發的情緒爆衝。解釋是卵巢功能嚴重退化,雌激素荷爾蒙急速減退,才會造成此情況。

 

臉紅發熱,常懷疑辦公室的冷氣被人關了

臉紅發熱是熱潮紅,有人是微微發熱,十幾秒而已,有人卻是178次,發熱十幾分鐘,不時懷疑是不是冷氣壞了,甚至半夜會熱到醒過來,難以入睡。這可能是雌激素荷爾蒙含量下降,導致大腦皮層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以致體溫迅速升高,無法維持恆定。

 

嚴重盜汗,幾小時就得換一次衣服,臉上的彩妝也變成大花臉

盜汗是異常出汗,全身汗如雨下。常發生在夜間,一陣發熱,冒汗不止,一定要更換衣服才能入睡。當雌激素荷爾蒙下降,會使大腦調節體溫的功能下降,全身皮膚的毛細血管會急速擴張,血流加快,全身皮膚發熱、發紅,所以汗如雨下。

 

老是失眠,跟年輕時情傷或工作壓力引起的失眠不同

亞洲女性失眠症狀比西方嚴重,一部分原因與熱潮紅、盜汗有關,一陣發熱後,常會自動驚醒,很難入眠,難睡得熟。更年期的失眠是淺眠狀態,睡睡醒醒,睡眠常被打斷。這是因為雌激素荷爾蒙含量下降,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出現熱潮紅,因而自動醒來,出現失眠症狀。

 

常感覺心跳加快,砰砰跳好難受,同時喘不過氣來

 

有不少女性常感覺到心臟砰砰跳,像喘不過氣來。荷爾蒙中的動情激素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脂肪新陳代謝的功能,能保護心臟及血管,荷爾蒙濃度下降後,少了這層保護,就會出現心悸。尋找專科醫師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有助改善心悸症狀。

 

常有陰道乾澀及發炎狀況,坐立難安

50歲以後,女性會出現陰道乾澀問題,少了滋潤的陰道,伴隨而來的是性交疼痛、尿道感染、頻尿等問題,甚至影響與伴侶的親密關係。這是缺乏荷爾蒙的關係,也是自然老化徵兆,且會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乾,應及早就醫尋求治療,而不是硬撐、隱忍。

 

經開始不規則,有時12個月不來,還合併頭痛、暈眩狀況

許多女性到了4050歲的年紀,月經會突然間延遲,不是懷孕造成,又無子宮病變,多半是卵巢功能衰退,荷爾蒙下降的徵兆,導致月經不規則。

 

疲憊到不行,和以往的疲倦不一樣,睡不飽且全身筋骨痠痛

只要失眠、夜間盜汗問題一直存在,疲憊現象就會循環不斷,如果改善了上述問題,疲倦也會跟著改善。至於筋骨痠痛和荷爾蒙下降有關,在疲倦狀態下,筋骨痠痛會更嚴重。

 

記憶力大不如前,前一分鐘才做的事,下一分鐘怎麼記都記不起來

這也是女性荷爾蒙減少導致。腦神經細胞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老化,這是自然現象,但是老化快慢和荷爾蒙有很大的關聯,目前證實,腦細胞尚未變化以前補充荷爾蒙,可維持腦細胞正常,已有了變化症狀,再補充荷爾蒙也來不及挽回。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的病人在發病的早期,大部分病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的感覺,要是沒有刻意去檢查的話,根本無從發現。

下面將舉出糖尿病的十種症狀。假如你、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有出現以下十種症狀的跡象,那就是危險的信號,應及早接受醫師檢查。

一、頻尿且口渴感

由於血糖的上升、而體內又無法充分利用,於是腎臟忙著把無法利用的過多糖分排到尿液中,連帶地也把大量水份從體內排出,致頻尿且尿量多得異常;由於身體水分大量排出故極需補充水分,致渴感強烈。

 

二、飢餓感

由於無法充分利用血液中的糖分,身體內細胞無法獲得能源,造成患者喜歡吃大量甜點或零食。

 

三、體重發生變化

中年人在不知不覺中罹患了糖尿病,可能會日漸肥胖可是糖尿病嚴重時,體重會迅即減輕,尤其是年輕人較易有這種傾向。這是因為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夠充分利用,而過度攝取儲存於人體內的脂肪以補充熱能,所以身體會迅速消瘦。

 

四、容易疲勞

糖尿病人身體容易疲勞、長青春痘、做事無法像往日精神旺盛。這種倦怠感有時是全身,有時僅下半身。例如稍微爬樓梯時,就覺得兩腿酸痛,疲累不堪,或飯後感到困怠等。

 

五、視力減退

有些人常因視力模糊、眼睛容易疲勞,經眼科醫師檢後,才發現罹患了糖尿病。糖尿病性網膜症於中高齡的患者較多;而白內障年輕人較易患,所以應特小心。

 

六、末稍神經症狀

糖尿病人易有頑固性的手脚痲痺與陣痛感。因糖尿病而引起的神經炎脚痛症者較多,有時候會激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間小腿會抽筋。

 

七、皮膚搔癢

糖尿病人皮膚的抵抗力也同時減弱,受傷時易引起感染、長癤瘡、炎症容易擴張。尤其是女性患者有時會有陰部發癢的情形。

 

八、傷口不易癒合

九、女性月經異常

女性的糖尿病患者,有時月經不規則,或月經禁閉。這是因為缺乏胰島素的荷爾蒙所致,是性荷爾蒙失去平衡而引起的。

 

十、男性陽萎症狀

勃起神經與排尿時都是由骶髓中的神經中樞所控制。糖尿病人因人體的糖或維他命代謝異常,會有引發陽萎現象。因此,沒有正確的醫學常識而任意購服強壯劑、民間藥物,對治療陽萎都無效用。

 

當您發現前述的十個症狀已有多數顯現時,表示您體內糖尿病已有某程度的變化了,應儘快就醫檢驗與治療。

由於每個人的代謝體質不同,也許相同的食物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食用,也會依每個人所食用的情形而造成人體不同的影響。

糖尿病人的飲食就必需考量醣份油脂的量,以控制適當的熱量攝取而達到良好的血糖與體重控制。

 

但是許多民眾往往誤以為糖尿病人不可以吃的就是「甜的」或「含澱粉的」食物,像是以為甜西瓜不可以吃,也有以為地瓜稀飯不可以吃等。這些都是坊間早期流傳至今的飲食迷思。

因此,有許多糖尿病的朋友冤枉地限制自己的口慾,殊不知想吃的營養食物只要知道身體所需的份量就可以安心食用,甚至可使用代糖(能代替糖的甜味劑),如此將可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一樣能健康地享受甜蜜滋味!

糖尿病人首先要知道真正不可以吃的應該是對身體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也就是空有熱量而無其它營養成份的「空熱量食物」,即一般常聽到的垃圾食物,像是糖果、汽水、可樂、奶茶 等含糖的飲料或洋芋片等零食。

 

這些不可以吃的食物並不是因為食物的口味或是食物含有澱粉等醣份,而是因為這些對身體沒有營養價值的糖或過多的油脂會造成身體代謝負擔即影響血糖和血脂的控制。

糖尿病人除了儘量避免攝取不可以吃的空熱量食物外,可以吃的就是有營養的六大類食物,也應與營養師討論後以了解適合自己可以吃的每種食物份量和每天所需的總醣量和熱量需求。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1123885_m  

談到更年期,多數民眾會想到熱潮紅、心悸等困擾,其實最需擔心的是停經後骨鬆、心血管與癌症的罹患風險皆會升高,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齡為49.8歲,以平均壽命82歲來算,約有長達30年時間要面對種種健康上的威脅。

事實上,45歲以上的女性就應注意更年期的各種症狀出現,包括失眠、熱潮紅或難以啟齒的陰道乾澀等,若不正確處理,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床上目前陰道乾澀等更年期症狀的治療方式以健保給付的荷爾蒙補充為主但許多台灣婦女因為擔憂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寧願隱忍而不就診、不治療。

荷爾蒙療法

1.      停經後,荷爾蒙治療是停經相關血管收縮症狀最好的治療方法,使用利益絕對優於風險,使用時期是小於60歲或停經10年之內的婦女。

2.      停經後,荷爾蒙治療可以有效且適當的預防骨質疏鬆相關之骨折,尤其建議具有高危險骨折因子之小於60歲或停經10年之內的婦女。

3.      停經後,荷爾蒙個人化的治療以促進其生活品質和健康因素為目標,同時考量其危險因子,風險包括使用時之年紀、停經年齡、靜脈栓塞、腦中風、缺血心臟病以及乳癌。

4.      使用口服性停經後荷爾蒙藥物的婦女,靜脈栓塞和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會上升,但絕對風險在60歲前使用是相當低的。觀察性研究指出,經皮膚吸收治療的停經後荷爾蒙險相對更低。

植物性雌激素新觀念

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為一些植物中具有微弱雌激素的特性的非類固醇成分,它具有一個苯環(phenolic ring),故人類與雌激素接受器結合。

                                                      植物性雌激素個別功效

 

大豆異黃酮

香豆雌酚

木酚素

血管收縮

V

 

V

陰道乾養

 

 

V

中樞神經

(睡眠、情緒、認知)

 

 

V

骨頭健康

 

V

 

總結

僅對熱潮紅緩解有幫助

可助維持骨頭健康。

可緩解熱潮紅、抗氧化功能,助於維持中樞神經健康以及幫助陰道乾養。

 

 跑錯科看錯醫生 婦女更年期不自知

我們都以為更年期婦女如果出現不舒服就會到醫院或是婦產科就診..事實上大部分更年期婦女都是不就醫或看錯科,且大部分婦女還是很怕荷爾蒙療法,故常常會拿一堆保健食品來問醫師到底好不好。

 

熱潮紅                吹冷氣                                                                  情緒失調        →      精神科

心悸                    心臟科                                                                    關節痠痛        →      貼藥布、骨科

盜汗                        吹冷氣                                                                    骨鬆                      →       骨科

失  眠                  精神科、睡眠科                                       私密處               →       沖水、婦產科

  9成感到困擾        1成 6就醫         5成選擇保健品   (大豆異黃酮 、.黑芝麻、見草油)

許多女性誤以為停經之後才是更年期,不知道在停經前更年期就已經開始,導致不少女性在身體出現症狀時看錯科。中年女性身體不適,應先看婦產科,確定是否為更年期問題。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女性更年期症候群

女性更年期症候群女性荷爾蒙增減的影養?
女性荷爾蒙是女人散發柔美魅力的主要來源,它凸顯生理上的女性特質,於人體各個環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僅使女性看起來更有女人味,也是促使女性乳房豐滿,月經來潮,甚至哺乳和生育的重要推手。其指的就是雌激素及黃體素的總稱;而隨著年紀的增減,荷爾蒙的衰減也會影響女性的身體變化。女性更年期是由於體內所分泌的女性荷爾蒙下降,易發生於停經前後。但35歲以後之婦女,荷爾蒙分泌即降低;其使得生理及心理都受到影響而有不同程度的症狀出現,熱潮紅、心悸、失眠、焦慮不安、陰道發炎、頻尿、尿失禁等。隨著女性荷爾蒙的減少,發生骨質疏鬆症、心臟血管疾病、失智症等疾病的機會也跟著增加。
許多人會認為女性荷爾蒙失調或分泌不足只會出現在中高齡女性朋友,但其實不然,這類的「女性荷爾蒙危機」連年輕女性也會經常出現,如月經週期不規律、經血過多或過少等,都是荷爾蒙失調的現象。女性受荷爾蒙增減影響的症狀主要有『更年期症候群』及『經前症候群』,


更年期症候群
根據美國醫學雜誌的報導,在停經前後的女性,約有八成均有〝更年期症後群〞現象發生。以目前台灣平均停經年齡之女性來計數,就約有二百萬的女性正處於此症後群的階段。30歲以後女性荷爾蒙便會漸漸流失,一但進入更年期,流失的速度更是加快,因此只要身為女性,就難免會被女性荷爾蒙疾病所苦。最明顯的女性更年期症狀為「熱潮紅」,此時身體會感覺有一股燥熱衝往臉部、頭部及胸部,然在幾秒鐘之內就會消退,伴隨著心悸、盜汗等現象;「熱潮紅」也有可能出現在睡眠時,故更年期也容易影響到睡眠品質。精神方面,此時常會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上的變化,常感覺人生無意義、工作沒有衝勁,上述症狀很容易使人誤為是其他的疾病或問題,直到就醫且服用精神藥物無效後,才發現原來是更年期的問題。研究顯示,皮膚及陰道或尿道表皮萎縮也是症狀之一,常見皮下組織及水分減少且失去光澤,有的因陰道表皮將會萎縮進而引起退化性陰道炎,容易有陰道癢、刺痛、性行為疼痛等情形發生,也有尿道表皮萎縮而引起無菌性尿道炎,以及頻尿、尿失禁等症狀。
2031149233978823318  
更年期症狀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更年期約發生在45~55歲之間, 在這段期間,許多婦女會出現身心方面的不適症狀, 亦可稱為更年期症狀 (Post Menstrual Syndrome, PMS) 。什麼是更年期呢?更年期可以說是進入老年期的一個過渡階段, 最明顯的改變是月經開始不規則,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而至停止,這時婦女也喪失生育能力,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導致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減少,月經週期開始不規則,以及出現身心方面的不適症狀,如:熱潮紅、記憶力衰退、失眠、手腳冰冷、容易情緒不穩定、焦慮、多疑、失眠等現象, 停經後的婦女骨質會加速的流失、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症,另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會明顯上升, 更年期的婦女需要做最好的心理調適面對它。

 

經前症候群
女性月經來潮前出現的種種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簡稱PMS。女性經期期間,體內的荷爾蒙不斷的作用,如遇荷爾蒙的分泌不平衡或是壓力過大,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經前症候群的好發族群最容易發生在25-35歲左右,有些人甚至會持續到更年期,其中又以壓力過大的上班族、有飲酒習慣或是生過BABY的媽媽為最多;另外,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也最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經前症候群會怎樣在月經來潮前都會有一些特殊的感覺,像是脾氣比較不好、體重增加、胸部腫涨等。
身體方面:乳房脹痛、頭頸背痛、食慾增加、嗜吃甜食、疲倦易懶等現象。
精神方面:無精打采、情緒低落、緊張易怒、性慾降低、或失眠等痛苦。

2031149233978823318  

針對經期症候群的建議事項:
下肢水腫
在月經來潮前,妳若覺得腳腫脹不舒服,可以試著在睡覺時在腳部墊個枕頭架高,好讓水分回流到身體裡;並盡量少吃重口味的東西,因為重口味的東西含鹽較高容易讓水腫更明顯。
經痛時
熱敷,因為熱敷﹝可使用熱水袋、熱毛巾、熱敷包....等等﹞可以使血液循環順暢。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1)  

更年期是女性由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這一時期的身體內外環境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如卵巢功能衰退,體內激素水準下降、骨質疏鬆等。要想順利邁過這個坎,更年期女性,要做到“四防”

精神病

女性進入更年期,由於激素水準下降,常會發生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統稱為更年期精神病,其中以抑鬱和妄想最為突出。早期發病時,患者多表現為多汗、失眠、食欲減退、月經紊亂等。還可伴有敏感、多疑、煩躁、易怒等不良情緒。隨著病程的延長,病情逐漸加重,可表現為憂鬱、焦慮、坐立不安,對小事過於計較,對自身變化過於敏感,容易産生消極厭世觀念,可出現自傷行為。有些人有點心慌,就覺得自己患了非常嚴重的“冠心病”,晚上跑到醫院看急診。有的更年期婦女服用安眠藥後,明明熟睡了,醒來時仍堅持自己“從未入睡”。

 下載 (1)  

皮膚老化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體內激素分泌的減少會出現面部潮紅、瘙癢等症狀,皮膚變得乾燥、鬆弛、粗糙、沒有彈性,臉上和手上還會出現色素斑。

避免日光照射,是延緩皮膚老化最具體有效的方法。日常生活中,不用太熱的水來洗臉或洗澡,不要用力搓揉皮膚。此外,多食用豆類食品、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多吃蔬菜水果、適度運動、睡眠充足、避免煙酒刺激等,都有利於維持皮膚的年輕狀態。

 1434333340-3366053124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以女性居多,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更易發生骨質疏鬆。防治骨質疏鬆的關鍵是保證有足夠的鈣攝入。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鈣的補充相當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儘量多吃高鈣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並長期堅持。在食補的同時,還可以選擇補鈣製劑,服後容易吸收,適合於中老年女性的需要。

下載 (1)  

心理病

在關注身體的同時,更年期女性還應注意調節心理,及時疏導不良情緒。可以對朋友或親人訴説鬱悶,爭取關心和體諒,對信任的醫生講述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以求得幫助。即使是把自己關在房中大哭一場,也不失為一種實用的求得放鬆的發泄途徑。把想不通的事悶在心裏是最不明智的做法。面對社會及家庭生活中角色的改變,更年期女性還應注意進行心理調整,消除顧慮,培養樂觀、開朗、穩定的心態,以健康、積極、豁達、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1434333340-3366053124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PV_banner-01          

關於子宮頸癌疫苗

 

  • Q:什麼是人類乳突病毒(HPV)?
  • A:這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肛門及生殖區的皮膚及黏膜,會引起癌症及尖形濕疣(俗稱菜花),尤其是女性子宮頸癌、子宮頸病變的主要原因。主要感染的原因是透過性接觸傳染,無論男女、各年齡層,都有可能感染。
  • Q: 子宮頸癌疫苗要打幾劑?
  • A: 子宮頸癌疫苗建議於6個月內施打3劑。施打的時程是在首次劑量後第2的月及第6個月完成第二和第三劑
  • Q: 如果沒有如期施打完3劑疫苗,還有保護力嗎?
  • A: 目前的研究仍不清楚如果沒有如期施打完3劑疫苗是不是仍然有一樣的保護力,所以建議施打者最好如期接種疫苗。
  • Q: 誰適合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 A:考量性行為開始年齡及目前5年疫苗保護期,暫建議初始接種年齡為國中一年級(12、13歲),至於9-12歲宜由家長在諮詢醫師意見後決定接種與否。由於9-26歲婦女同時感染兩種以上高危險HPV型別的比例不高,所以即使已有性行為仍可接種。
  • Q: 懷孕婦女可以接受子宮頸癌疫苗注射嗎?
  • A:不建議懷孕及計畫懷孕之婦女接受子宮頸癌疫苗注射。若婦女注射後意外懷孕,則須停止注射並定期檢查疫苗對孕婦及胎兒的安全性,待生產結束後再繼續接受注射。
  • Q: 子宮頸癌疫苗有副作用嗎?
  • A: 較常見副作用是注射位置脹痛、紅腫或發燒等, 通常都是輕微和短暫的。
  • Q: HPV疫苗是否安全?
  • A: 安全。子宮頸癌疫苗疫已經過全球許多婦女的臨床研究,並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審核,至今並無任何嚴重副作用的記錄。較常見的是注射位置產生痛楚、發紅及疼痛。
  • Q:誰不適合接種子頸癌疫苗?
  • A: 如果有下列情形時,在接種前必須先告知醫師:
  • 1.曾對子宮頸癌疫苗產生過敏反應。
  • 2.有凝血性問題疾病及不能在手臂上打針者。
  • 3.因基因缺陷或感染愛滋病毒等,以致免疫力衰弱者。
  • 4.已懷孕或計畫即將懷孕者。
  • 5.正發燒至37.8℃以上者。
  • 6.正在服用或即將服用任何藥物者。
  • Q: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後,仍需作子宮頸抹片檢查嗎?
  • A: 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 1.目前核准之子宮頸癌疫苗,僅能預防16、18型所引起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及癌症,除此之外,仍有多種會引起子宮頸癌之人類乳前期病變及癌症,除此之外,仍有多種會引起子宮頸癌之人類乳突病毒分型。
  • 3.又如果在施打疫苗前已經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 Q: 苗保護力可以多久?需要再追加劑量嗎?
  • A: 截至目前為止,疫苗的研究僅長達5年,所以預估保護力至少可達到5年,國際間仍持續觀察疫苗長期效果,及是否需要追加劑量。
  • Q:子宮頸癌HPV疫苗男生也需要嗎?
  • A:性亦有機會感染HPV病毒,雖不會患上子宮頸癌,但如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有機會引致肛門癌。而感染低危型HPV病毒6及11亦有機會引致生殖器官濕疣,俗稱菜花

artpic_f12002397   

超仁診所附設醫學美容04-2376-9118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m  

 

誰最適合打HPV疫苗?

從未接觸HPV的9至26歲女性,這意思是說她們因注射疫苗所得到的保護效益是最大的。怎樣知道沒有「接觸」?有以下檢查可以做:

  1. HPV的DNA,用一個特製的小毛刷刷取性器官內外的皮膚和黏膜後,送往實驗室分析看有沒有HPV的DNA,有的話,就是現行感染。
  2. 抽血做HPV的抗體,如果陽性,表示過去兩年內曾經有過感染。可惜這個血清檢查目前僅有研究用,沒有商業上可供的付費檢查。

HPV是造成子宮頸癌以及外陰癌、陰道癌及生殖器疣(菜花)等疾病元凶;注射疫苗的原理,是當身體還沒有感染HPV病毒時,讓身體先認識病毒,進而產生保護抗體。

現有疫苗包括以16、18兩型HPV病毒製成的二價疫苗,及再加上預防6與11型病毒的四價疫苗。

由於子宮頸癌為開發中國家的一大負擔,為了確保全球更多婦女能受益於疾病預防,

WHO日前通過了四價HPV疫苗的優先認証,評估疫苗的有效性一般以品質、安全性和疾病保護力為標準。聯合國與其他機構都是採用此標準進行採購HPV疫苗。

目前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應該注意那些事項?

基本上仍以9~26歲未出現子宮頸癌病變者為主要對象,建議還是越年輕施打效果愈好,及早提升對HPV相關疾病的保護力!

熟齡女注射 保護力仍高

哥倫比亞「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ancer)莫努斯(Nubia Munoz)博士的研究團隊,在近期出刊的《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發表文章,

針對3800多位24歲到45歲婦女(只有3人無性經驗)進行研究,一半施打安慰劑,一半施打四價HPV疫苗,

結論指出,接種前尚未感染到6、11、16或18型人類乳突病毒的24歲到45歲婦女,仍可受到HPV疫苗保護。

根據莫努斯博士研究,針對6、11、16與18型人類乳突病毒,完成三劑疫苗接種的婦女,平均約有91%保護效力。

從年齡層分析,25歲到34歲可達92%,35歲到45歲約有89%的預防效果。

HPV疫苗可以算得上是個好東西,它的「好」在於能針對人類乳突病毒與女性子宮頸癌的防治工作方面的「突破」,但這個突破應該屬於一個「安全的開始」,而非大家有意無意地塑造成「子宮頸癌疫苗」的角色。

HPV疫苗是一個注射針劑的疫苗,用以預防下列因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1)子宮頸癌(發生在子宮下端的癌症)。

(2)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及子宮頸癌前期病變。

(3)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及外陰癌前期病變。

4)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及陰道癌前期病變。

(5)生殖器疣(菜花)

 

甚麼東西才配稱為疫苗呢?

一、是給人體免疫系統作「訓練,演習」,以便免疫系統認識並製造好必要的防衛武器,當日後一旦遇到真正病原的時候,可以馬上發揮作用。

二、有效度最少八成以上,譬如說一百萬人注射,最少其中八十萬人能完全免於疫病。現在每個小孩都必須注射一系列疫苗,衛生署還有接種卡確實紀錄大家的注射過程,這些疫苗保護力都超過九成以上。

現在的HPV疫苗,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估計,假定全美國初經來潮少女(假定尚未開始性生活)全面注射HPV疫苗、理論上最佳狀況是全部的HPV散播都受控制,在這個「最佳狀況」下,預僅美國女性子宮頸癌逐年下降,最佳可降百分之三十左右。以「最佳狀況」的保護力是百分之三十,實在不配稱為疫苗,不可以與我們平日注射的其他疫苗作比較,僅能說是一個「安全的開始」。

第二順位適合注射的人是完全沒有現行感染或感染過但完全治療好的其他成年人,用最精準的詞句是「HPV的DNA檢查陰性加上血清抗體陰性」;在原理上,HPV陰性代表沒有現行感染,血清抗體陰性代表過去也沒有感染過,這當然就是「第一順位」的婦女屬於這種「乾淨」狀況,可是很多成年病例,假如感染菜花馬上治療,整個疾病過程不超過一年者,常常會是DNA和抗體皆為陰性,所以歸屬「第二順位」。

「第三類」是DNA陰性(代表沒有現行感染)但血清抗體陽性(代表有過去感染),只要抗體濃度不高者可以考慮注射。

「第四類」是DNA陽性(代表現行感染)血清抗體陰性(代表過去沒有感染),由於疫苗為預防性質,不能用於治療現行疾病(所有疫苗皆如此),通常不建議注射,但如果現行感染的是6、 11、 16、 18以外的型號,則可以考慮注射疫苗。

最後一種狀況是DNA陽性(有現行感染)和血清抗體陽性(也有過去感染),這類「資深病友」,完全不用考慮疫苗。

以上疫苗使用準則好像很清楚明白,只要做DNA和血清抗體檢查就很明白地歸類,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原來血清抗體必須「特別訂製」,不是實驗室的常規項目,任何人仕想「花錢消災」自費檢查也不行,只有原來藥廠為了臨床試驗計劃「訂造」了一批抗6型、11型、16型和18型的檢驗試劑,在原藥廠的實驗室才可以做血清抗體檢查,目前全世界尚未有商業服務,所以講了半天,完全是「白搭」,還好HPV的DNA檢查在台灣已經很普及化了,我們根據現況把「規則」稍為修訂,建議「九至二十五歲女性,未曾性生活或極少性經驗者,適合注射。其他人士HPV的DNA檢查陰性者,可考慮注射,DNA陽性者不考慮注射」,並且應該明白到「HPV疫苗是預防工作新的安全工具,不是HPV或子宮頸癌的終結者」。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364P6T12D4225408F44DT20090219100402

 

睡眠障礙的定義

一、"抱怨"有困難入睡或是難維持睡眠,或睡眠無恢復性,至少已一個月。(睡眠的品質已至少有一個月無法滿足之患者)

二、睡眠障礙已造成臨床上顯著痛苦,或伴隨的白日疲倦,或害社會、職業、以及其他生活重要領育等功能。

 

認識生理時鐘的節律

生理時鐘的週期是一天25小時,比一天24小時還要長,必須把生理時鐘調成24小時的週期,否則上床時間會逐漸往後移成25小時,醒來的時間自然也會往後,最後就形成日夜顛倒。

生理時鐘具有1-2小時的調節彈性,而往後延遲調節較往前容易。且易受到陽光及退黑激素、生活作息及個人體質所影響。

 

認識退黑激素(melatonin)

一般在晚上8點開始分泌,11-12點濃度最高,過了凌晨4點後就開始逐漸下降,可抑制交感神經、減慢心跳速率、調節生理時鐘、紓解時差造成的不適感,使內臟器官獲得充分休息,加強免疫系統功能。

而隨著年齡增加,松果體分泌退黑激素量隨之下降,約40歲時僅剩一半,所以與老年人淺眠有關。

 

女性月經的節律與睡眠的關係

以排卵期為界線,區分為低溫期極高溫期。月經前的體溫會升高,即使到晚上也很難降低,體溫較高,睡眠也會較淺,沒有熟睡感,白天也容易昏昏欲睡。且月經前退黑激素及血清素分泌減少,女性也因此容易失眠,且鬱悶煩躁。

 

安眠藥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長期服用者容易有認知及精神上的問題,甚至出現劑易障礙,吃藥以後發生的事情全都會忘記。有些人易有全身無力或是太早醒來就會出現強烈的不安感。

其實,睡眠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上床睡覺不一定就可以利靠睡著,而是必須分泌各種睡眠物質,才能產生良好的睡眠品質。

 

可幫助睡眠的成份

一、Glycin(甘胺酸):日本研究指出,服用甘胺酸後,體溫可以下降,甚至會快速出現熟睡狀態,也不容易中途醒來。

二、L-tryptophan(L-色胺酸):它是一種天然的胺基酸,視神經傳遞物質5-氫基色胺酸及退黑激素的前體,可以影響人體睡眠品質及情緒變化。

三、GABA(Gama-Amino-Butyric Acid):可抑制或阻斷神經細胞過度興奮,因此可以讓我們的身心狀態寧靜、平和。

 

雅典失眠評估量表

功能

說明

失眠的主觀感受很重要,這一份及為通用的量表,可以協助您評估自己睡眠困擾程度,過去一個月以來,如果每星期至少有三天的睡眠困擾,便可加以估算:

問卷內容

 

0

1

2

3

入睡時間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睡眠中斷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總睡眠時間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整體睡眠品質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白天的美好感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白天的身心功能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白天的嗜睡程度

沒問題

略為延遲

中度延遲

嚴重延遲

備註

美好感:意指心情、情緒狀態

身心功能:體力、注意力、記憶力

評估結果

  1. 1.      如果得分是45分,可列為潛在型的失眠
  2. 2.      以上八個問題如果總得分等於或超過6分,極有可能罹患失眠症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