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許多人的身上,又開始出現惱人的「汗斑」了
汗斑又稱變色糠疹(Tinea versicolor),顧名思義就是會在皮膚上有不同顏色的疹塊產生,用指甲摳則有細碎的皮屑。它的產生原因是因為皮膚上有皮屑芽胞菌繁殖,常好發在易出汗、皮脂多的部位,例如臉、脖子、肩膀、前胸、背部、腋下,形成紅色、棕色或白色的斑塊。尤其好發在溼熱的夏季,通常以10到30幾歲,活動量大、流汗多、皮膚較易出油的人居多。
雖然這種菌類在環境中到處都有,會經由接觸傳染到另一個人身上,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長汗斑。目前醫學上還無法解釋,只能說特定的人對這種菌有易感染性與免疫缺陷。不過在未被傳染過的情況下,不知自己是否為易感染體質,建議還是要做好預防措施。
既然此菌是人體皮膚上正常的菌,那 為什麼有的人會發病,有的人不會發病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個謎,科學家們也都還在研究中。目前推測的可能原因, 與個人體質、菌的種類及菌量等有關。
從病名上就可以知道,這個病 和流汗息息相關。台灣夏天氣候悶熱,人們流汗多,尤其是在大太陽底下工作的人。皮膚潮溼,就容易造成皮屑芽胞菌的增生。通常, 青春期之後的成年人,由於皮脂腺分泌旺盛,供給了吃油為生的皮屑芽胞菌大量的營養,因而容易產生汗斑。
臨床上,可見到許多小小的 白色或紅棕色的斑點或斑塊,伴隨著輕微脫屑,皮膚有時會稍微皺皺的。這些斑點或斑塊,常會融合成一大片。分布的地方有三種,第一種是在 前胸及後背,大大小小,一塊一塊的。第二種則是在 皺褶處(如腋下、脖子)、臉部或四肢。第三種則是只有在 毛囊開口處,整體看起來呈現均勻分布的小點。由於病灶的顏色會隨疾病的不同階段而有變化,從 紅色、棕色到白色都有可能。
汗斑的治療
在治療上,通常不會太困難。若是 範圍較小,可塗抹 外用抗黴菌藥膏即可。 範圍較大時,可使用 口服抗黴菌藥物。療程約在一至四個星期不等。
治療後, 變白的部分通常需要數個月的時間,顏色才會慢慢恢復成正常膚色,千萬不要以為還沒好而一直吃藥或擦藥。
對於每年夏天,汗斑都來報到一次的病患,最關心的就是: 到底會不會「斷根」?
如上所述, 皮屑芽胞菌屬於我們皮膚上正常的菌,實在很難完全殺光光。若是常常復發者,建議可 於發作嚴重時,或是酷夏即將來時,使用含有可殺死皮屑芽胞菌成分(如:ciclopirox、ketoconazole、zinc pyrithione、selenium sulfide/disulfide等)的「洗髮精」塗抹於「身體」,停留五至十分鐘再沖掉,每週二至三次。如此可將菌量降低,以 防止發作。當然,工作或運動而大量流汗後,儘可能趕快將其擦乾或沖澡,保持皮膚的乾爽,在治療及預防上會很有幫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