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是用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關節疼痛是相當常見的問題,普遍人以為膝蓋痛只是退化的問題,所以老年人才會有此痛症,這是個錯誤的想法,不管男女老少,都可能會發生膝蓋痛的困擾。然而造成膝關節痛的病因有很多,絕對不是退化就可解釋一切。

當膝蓋疼痛時要先分是否有受傷,受傷是最近或是很久以前,受傷是碰撞或扭到,受傷時有否腫脹,能否走路等等,都可以提供給醫師參考以得到正確診斷。

  容易膝蓋痛的高危險群  

1.長期缺乏運動卻一下子大量地做的人士

2.有行山習慣的人士,因長時間上落斜路會令膝蓋附近的肌肉和韌帶使用過度,造成膝蓋痛

3.工作需要長時間上落樓梯/斜路、蹲跪、爬高爬低、走路、站立、勞動過量的人士

4.長時間進行急跑、急停、旋轉、跳躍等動作的運動員(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員等)

  常見非受傷引起的膝關節疼痛有 

1.肌腱炎
常因過度活動、運動、走路、跑跳有關。常在關節上下肌腱附著骨頭處,有一特別疼痛點。

 

2.髕骨股骨關節軟骨炎周圍腱膜炎

常在彎膝蹲跪,膝蓋彎曲很久或上下樓梯時會特別不舒服。疼痛點會在髕骨周圍,特別在外側。

 

3.痛風發作

突然無緣故膝蓋非常痛,紅紅腫腫的,會有關節積水現象,不敢走路。病患常有高尿酸或痛風病史,發作前曾大吃大喝。

 

4.退化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常發生在年紀較大而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可能有走路過久,站太久或活動過度而造成疼痛。關節疼痛點常在關節內側,有時會合併關節腫脹積水,不敢彎曲,走路時會特別疼痛。

 

 治 療 方 式 

1. 消炎止痛藥(消除發炎、解除疼痛)

 口服藥  : 可有效緩解症狀,幫助提早度過急性發炎疼痛期,改善生活品質,但不會改變磨損跟修復的速度。

 外用藥膏、藥布 局部使用,針對局部痛點治療,藥物濃度限於局部,較不會有全身的副作用。

 

2. 注射治療(微量類固醇、增生療法、玻尿酸、PRP血小板注射)

微量類固醇

注射類固醇可有效抑制發炎、解除疼痛,在其他保守治療效果不彰、不得已的情況下,經醫師評估及解釋後,關節內或局部痛點注射類固醇仍是個可行有效的方法。

痛點注射使用的類固醇,劑量低、注射次數少,其實不必過度擔心會造成骨質疏鬆。

倒是還是要提醒的是,類固醇有強力抑制發炎的效果,但可能會降低軟骨及肌腱韌帶的細胞活性,使軟骨萎縮、肌腱韌帶失去彈性,若關節負荷沒有改變,同樣的毛病可能還會再復發。

增 生 療 法

增生療法是在肌腱、韌帶或關節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液,利用高濃度刺激局部輕微發炎,刺激組織增生,加強組織功能及穩定。葡萄糖增生注射治療會引發局部的發炎反應,發炎反應會間接刺激組織中生長因子的釋出生長因子是受傷組織修復與強化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之一。葡萄糖增生注射治的最終結果,可使新生的膠原蛋白積累在受傷韌帶與肌腱上。葡萄糖增生注射療法,廣泛運用在各類骨骼肌肉、關節疾病等各式相關急慢性疼痛與神經疼痛,都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

 

PRP血小板注射(促進修復、軟骨再生)

PRP是近年來的新技術,從自己的血液中提取血小板,因為血小板內有豐富的生長因子,能夠刺激軟骨及韌帶修復,可能具有組織再生的潛力,PRP同時也有抑制發炎的效果

 

任何年齡都有機會發生膝蓋痛,其中又以過度使用和不正當的使用原因最多。

如果處理不當,日後可導致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不同的成因可形成不同部位的膝蓋痛,從而直接影響治療的方法。如果你感到膝關節不舒服,應盡快就診作仔細鑑別診斷,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痛楚和不便。

 

 

 

 

 

arrow
arrow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