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江文超醫師健康減重小叮嚀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肥胖不只容易出現代謝疾病,也會引起氣喘!無論長期過重或短期暴肥都可能增加孩童氣喘風險。造成氣喘的原因非常多,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過敏、遺傳等原因,肥胖也佔了其中一個病因,但或許會以為人只是因為胖了,肺活量不足所以會(氣)喘。

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與氣喘呈現高度相關,不是因為人胖跑不動的關係。

因過敏體質而導致的氣喘,通常好發於3~5歲,若超過這個年紀才氣喘,就可探討是否為其他更複雜的因素引起。研究發現,不同的肥胖變化將造成不同氣喘。長期肥胖可能因肺功能受損,導致非過敏型氣喘。若孩子在1、2年內體重暴增,則可能因內分泌失調,誘發過敏體質,而造成過敏型的氣喘,一旦接觸過敏原,就可能爆發。調查學童中,有80人因為太胖,到小六才突然出現氣喘疾病。

 預防孩童氣喘:多做運動+體重控制 

發現體適能表現差、靜坐時間過長、累積過多腹部脂肪,都是誘發孩童氣喘的前導因子,再經結構方程式模型建構,終於驗證腹部肥胖會透過肺功能降低導致氣喘的假說。預防氣喘發作,孩童應被鼓勵減少靜坐時間,限制每天使用3C產品不超過2小時,每天至少花60分鐘做中重度運動或活動以增強體適能,進而避免腹部肥胖所導致的氣喘發生。此外,每天吃5份以上蔬菜與水果、不喝含糖飲料、每天吃早餐與減少外食,建立良好飲食習慣,也能避免孩童肥胖之相關併發症。

氣喘成因複雜,肥胖不見得為單一因素,但仍然要呼籲父母,保持孩子良好體態,可減少很多疾病發生。因體重而引起的氣喘風險,隨體重控制或下降即可改善。提醒家長,孩子養得白白胖胖不見得是福氣,應維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控制好體重。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體型也越來越“富態”,肥胖成為現代人的流行病。很多人知道,肥胖會影響人們的健康,也是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致病因素。但是,不為人知的是,肥胖也可以引起一些列皮膚病。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不僅能調節溫度、保存體內水分,還會反映身體健康狀態。當體重超過正常標準,超越身體能夠負荷的程度,從頭到腳的皮膚都有可能出現問題,輕則腳底厚繭、肥胖紋,嚴重到黑色棘皮症、蜂窩性組織炎,都有可能是因肥胖所引起,或是因肥胖而加重嚴重程度。

 有哪些皮膚病會因肥胖引起? 

 1. 黑色棘皮症 

一種棕黑色天鵝絨樣的斑塊,摸起來粗糙、有顆粒突起。「黑色棘皮」的發生是因為肥胖讓血糖代謝出現問題,讓過多的胰島素間接引起皮膚增生。主要好發於頸部、腋下,有時也會出現在手肘、膝蓋等處

 2. 瘜 肉 
一粒粒柔軟的肉色小凸起,又稱肉疣,通常為多發性,有些緊貼皮膚或有莖與皮膚相連。發生原因不明,通常與體質、荷爾蒙及肥胖有關,愈胖的人愈容易長。

 3.青 春 痘 

肥胖容易引起多囊性卵巢,造成男性荷爾蒙上升,進而引發青春痘。治療:常用

 4. 乾 癬 
以紅色斑塊呈現,並有銀白色皮屑。愈肥胖的人,乾癬嚴重程度愈高,過重患者有嚴重乾癬的風險是正常體重患者的1.84倍,若是中重度肥胖患者的風險則上升至3.29倍,但肥胖與乾癬發生的因果關係還不明確。
由於乾癬屬於發炎性疾病,而脂肪組織會分泌發炎物質,愈多脂肪會產生愈多發炎物質,可能讓乾癬更加嚴重。

 5. 毛 孔 角 化 症 

針點般、像粉刺的小丘疹,摸起來有顆粒感,顏色呈現膚色、紅褐色或棕色,愈胖愈嚴重。上臂外側最常見,也會出現在大腿、小腿處。

 6. 對 磨 疹 

潮濕悶熱和磨擦的關係產生相對稱的濕疹,一種非感染性的皮膚發炎現象,有皮膚、表皮細胞間水腫情形,看起來表面濕濕的,甚至以水泡表現。如果發炎太久,持續搔抓會引起續發性感染、色素沉澱的問題。

 7. 肥 胖 紋 

屬於妊娠紋的一種,因肥胖造成皮膚張力變大,導致膠原蛋白要重新排列,但速度趕不上需求,因此形成疤痕樣的皮膚裂紋。初期為發紅階段,有時會發癢,約數月至半年左右,會轉變為白色的永久性紋路。

 8. 股 癬 
因悶熱潮濕、不透氣造成細菌、黴菌孳生而引起的感染症狀。

 9. 蜂窩性組織炎 
因淋巴循環不良、下肢水腫所引起,由於淋巴液長期聚積,容易形成細菌溫床,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10. 靜 脈 曲 張 
外觀呈現一條條青色的靜脈血管浮在皮膚表面,主要因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血管擴張,嚴重的人可能會出現慢性潰瘍。 

 11. 鬱血性濕疹 
因體重過重造成下肢淋巴循環不良,又稱為重力性濕疹。外觀上除血管擴張外,會合併皮膚表面發紅、脫皮的濕疹症狀,甚至可能出現滲液現象。更嚴重時,會引發硬化性脂肪炎,導致腳踝愈來愈細且乾,讓腳踝和小腿的外觀看似倒過來的香檳酒瓶。

 12. 腳底硬繭、雞眼 
因全身的體重都集中在腳掌,體重過重讓腳底承受更多負荷,每天走路磨擦、壓迫,就容易讓腳掌、腳跟的皮膚角質化,不只長出粗粗的厚皮,久了會形成硬繭,如果長期不處理,硬繭會繼續壓迫而形成雞眼。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00123  

[圖片擷取網路]

體脂率老是居高不下?當心!這些多餘脂肪正在讓身體慢性發炎!,若不趕快減重和滅火,併發症將多不勝數,罹癌機率也大增!

一般人對於肥胖的了解,不外乎遺傳體質、飲食不當,或是歸咎於運動量不足等生活習慣所引起,但是醫界最近發現,脂肪細胞慢性發炎,也有可能導致肥胖。這種非特異性的發炎反應,可從血漿中CRP指數測量得知,目前國外也已證實,CRP與成年人的心臟血管疾病有關。

人體的脂肪組織分佈於皮下及內臟中,原本的功能是身體保暖與保護內臟,但在肥胖的情況下,過多的脂肪就會被儲存起來,這些脂肪細胞就有如專搞破壞的縱火犯,會持續分泌發炎激素,包括IL-6、IL-8、TNF-α等,有別於白血球分泌發炎激素是為了清除入侵物,脂肪細胞所分泌的發炎激素會在身體各器官“放火”,並演變為長期慢性發炎。

V 可多補充降低發炎的食物與營養素包括

蔬菜、低糖分水果、Omega-3脂肪酸或富含Omega-3的深海魚肉和堅果等、橄欖油、苦茶油或茶籽油、綠茶、薑黃素、次亞麻油酸、維生素D3等。

X  會促進發炎的食物及不良生活習慣:

糖、精緻碳水化合物、過多的Omega-6加工植物油、油炸類食物、反式脂肪食物、

高溫燒烤食物、導致過敏及慢性不耐的食物、酒精

良生活習慣則熬夜、久坐、吸菸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utterstock_98479304  

                                                           [圖片擷取網路]

一般認為肥胖只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其實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好發於體重過胖的患者身上。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典型症狀除了有睡眠中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暫停性停止呼吸的現象外,往往也會伴隨有白天嗜睡、意識不清的問題。

什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變費力,更嚴重者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而造成吸不到空氣及窒息。大多數人是因為肥胖造成呼吸道狹窄,或造成維持呼吸道通暢的肌肉張力不足而容易塌陷所致。也有人是因為先天下巴較小或後縮、扁桃腺或懸壅垂過大或先天顱顏缺陷,造成氣道狹小所致。

而阻塞型主要是因為呼吸道阻塞造成,患者多半肥胖,打鼾到一半會突然塞住或鼾聲突然中止,只要鼾聲停止約10秒以上,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只要有其中3項就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

【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
1.長打鼾
2.
白天常沒精神
3.
被旁人觀察到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現象
4.
高血壓吃藥仍不易控制
5.
肥胖
6.50
歲以上
7.
脖子粗
8.
下巴短小後縮

睡眠呼吸中止症減重後可改善

肥胖的人因為脖圍較粗大,呼吸道充滿脂肪且容易塌陷,以至於睡眠中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暫停性停止呼吸的現象,患者常因為缺氧而驚醒,有些肥胖者還會有血液中二氧化碳過高的狀況,造成白天嗜睡之外,不論是坐著或運動時都常感到呼吸困難、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來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嚴重者還會導致雙下肢水腫、心肺功能衰竭、合併腦血管疾病等等。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氣色暗沉、臉部浮腫,

全身疲勞,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老是覺得很累?

近年來「淋巴」一詞廣泛出現在各種美容與健康媒體當中,

只要疏通淋巴的循環,就能夠達到消除水腫和美容的功效。

許多身體不適,其實都是來自於淋巴循環不佳。

透過簡單的淋巴呼吸,就能輕鬆促進淋巴循環,比按摩還有效! 

水分和老廢物質囤積 容易疲勞還會長皺紋 

淋巴就在皮膚與內臟底下,在全身如同脈絡一般沿著淋巴管流動,

而流動在淋巴管中的淋巴液,負責回收體內的多餘水分和老廢物質,

可說是體內的排水通道。

而因為缺乏運動、久坐身體僵硬等原因影響下,

淋巴循環不良時,體內囤積多餘的水分和老廢棄物,

導致水腫和鬆弛,老廢物質囤積體內,讓肌膚狀況不佳。 

淋巴循環不良,不僅早上起床臉部浮腫、下班前雙腿腫脹,

還容易造成疲勞,而且讓疲勞不容易消除,

積蓄的老廢物質還會分解肌膚纖維內的膠原蛋白以及彈性蛋白,造成皺紋的產生。 

腸子淋巴比例佔全身80% 每天腹式呼吸五次比按摩有效 

而淋巴液與血液不同,沒有心臟作為幫浦,

淋巴管周圍的肌肉會負責讓淋巴管自身收縮,

擠壓淋巴液流動,因此肌肉含量較少的女性,會比男性來的容易水腫。 

身體中有著最多淋巴聚集的地方是腸子,比例甚至佔了全身的8成! 

由於腸子無法直接按摩,因此想疏通腸子的淋巴,就可透過「淋巴呼吸」,來伸展腸子。

呼吸法比起按摩來得有效,可在睡前躺下來時,進行5次的腹式呼吸。 

淋巴呼吸這樣做

為了刺激腸子,請躺下來進行。 

STEP1.一邊讓肚子凹陷,一邊緩緩地長長吐氣。 

STEP2. 到極限時,更進一步「呼!呼!」地把氣吐光。 

STEP3.接著,像是要在腹部底部注入空氣一樣,緩緩地吸飽空氣。

如此為一組,重複進行十組。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認為體重機上數字往下掉,就代表減重成功,那就錯了,現在減重新觀念是:健康的減重不能只看體重,更要看體脂肪。減肥時不能只「減重」,而是要真「減肥」。體脂率過高的人,不但影響健康,帶來三高危機,還是造成老化的元凶,不可輕忽!

什麼才是理想的體脂率?根據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公佈的理想體脂率,30歲以下女性的理想體脂率是17%至24%;30歲以上女性則是20%至27%。偏偏根據衛福部調查,有4成的成年女性(2039歲),看起來不胖,但皮下脂肪卻過多。

   體脂率過高  小心出現「新三高」症狀

有的女性雖然體重大約50公斤,看起來並不至於過胖,但是因為缺少運動,身型卻不佳,腹部皮膚與曲線看起來就鬆垮垮的,這類族群體脂肪過多、肌肉量不足、肉鬆鬆的人,除了要注意可能引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症狀之外,現在更要注意「新三高」症狀的發生,也就是高復胖率、高老化率、高罹癌率。

據調查,體脂肪過高(男性體脂率大於25%,女性體脂率大於30%)罹患「老化疾病」為一般人的1~5倍,這一些危險的疾病包括:痛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

   控制體脂率才是健康減重關鍵

什麼是體脂率?體脂率指的是身體中脂肪的比率,體脂率高就代表著肌肉跟水份的比率不足。減重首先要減的就是體脂肪,在門診中更有超過8成的患者先前使用錯誤的減肥方式,靠著節食而不運動的人,減去較少的脂肪,而減掉相對較多的身體水分或肌肉,造成高復胖的機率。

所以,控制體脂率才是健康減重的關鍵!減重時將重點放在體脂率的控制,外型身材才會

看起來健康緊實。

 

體水分率低50% 導致體脂率上升

除了體脂率外,還需要注意身體哪一些數字密碼與減重相關?其實可以透過精密的「體組成計」來檢視,體組成是指體內脂肪、肌肉、水份等構成身體主要成分的比率。水份大約佔據人體1/2的重量,但有許多民眾使用錯誤的減肥方法可能導致水份快速下降造成看似瘦了的假象,但其實當體水分率低50%,表示代謝可能出了問題,不但對身體有害之外,還可能導致體脂率上升。

控制內臟脂肪 含量不可過低或過低 

至於內臟脂肪指的是囤積在內臟周圍的脂肪量,功能在於保護內臟不會因碰撞而損傷,所以內臟脂肪含量不可過低,標準的內臟脂肪指數大約在1-9之間,但過高的內臟脂肪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罹患風險也會相對提高。

基礎代謝量高  脂肪燃燒速度較快

另外,基礎代謝量更是減重時的重要依據,代謝量較高的人脂肪燃燒的速度也較快。除了每天量體重之外,要能夠同時掌握這些身體密碼,了解自己體內狀況,對於管理健康體態更是事半功倍。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人預防保健的意義

 

 

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三者皆屬於「慢性疾病」,可見慢性病的預防是相當重要的

 

、檢查資格

        1.四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者,每三年補助一次。

        2.六十五歲以上者,每年補助一次。

        3.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三十五歲以上者,每年補助一次。

        4.五十五歲以上原住民,每年補助一次。

 

二、檢查項目:

        第一階段

        尿液檢查 : 蛋白質

        血液生化檢查: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        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抗體

        1.年滿45歲

        2.民國55年(含)以後出生

        符合上述兩項條件者,終身給付一次

       費用:免費

 

 第二階段

 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

健康諮詢: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

 費用:免費

 

三、 注意事項: 

        1. 檢查前一晚12時後請勿進食(含水及食物)。

        2. 檢查前5日請勿食用動物內臟或含高鐵質(豬肝、雞肝…)之食物。

        3. 請穿著二截式輕便寬鬆衣服,以便施行檢查。

        4. 如有慢性病用藥者,請繼續服用;婦女懷疑或確定懷孕者,請延期做健康檢查。

 

 

 

檢查項目 年齡及身分限制 檢查時間 注意事項
成人健檢 40-64 每三年一次

 

 1.攜帶健保卡

 2.空腹8小時   

 

成人健檢 65歲以上 每一年一次

 1.攜帶健保卡

 2.空腹8小時
成人健檢 55歲以上原住民 每一年一次

   

 1.攜帶健保卡

 2.攜帶戶口名簿

  3.空腹8小時
大腸癌篩檢

 

50-69

 

每兩年一次      攜帶健保卡
口腔黏膜篩檢

 

30歲以上吸菸及嚼檳榔者

 

每兩年一次      攜帶健保卡
口腔黏膜篩檢

18歲以上未滿30

吸菸及嚼檳榔者

年一次

 

  1.攜帶健保卡

   2.攜帶戶口名簿
戒菸治療門診

 

   18歲以上

 

          攜帶健保卡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1)  

隨著西式飲食大舉進攻台灣,高脂、油炸類的食物,儼然已變成我們不可或缺的飲食之一,日積月累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也就是俗稱的「血油」,容易囤積在內臟,比如血油囤積在肝臟就形成脂肪肝、囤積在心臟就是狹心症、囤積在胰臟,則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傻傻分不清 ?  

血液中的膽固醇,大約有2/3由肝臟製造,另外1/3是飲食造成,像肝臟功能低下、高脂飲食等都可能造成膽固醇過高。而三酸甘油脂過高和吃太甜、吃過氧化與氫化的油、代謝不良有關,因此有時測量膽固醇是標準的,但三酸甘油脂卻偏高。

1379400224-4181564154  

如何吃才能穩定三酸甘油脂?  

1.少碰高糖食物

一般肝臟會將吃進來的糖類,如葡萄糖、蔗糖,轉換成肝醣儲存起來,或將糖轉換成能量供身體使用,或者變成三酸甘油脂。唯獨果糖會跳過肝臟管制途徑,直接進入下游的新陳代謝。美國研究發現,飲料常添加的「果糖」,比其他糖類,更容易轉換成三酸甘油脂。特別是「高果糖糖漿」,它是利用玉米澱粉製成的,這種糖類是化學合成的精製糖,會使體內血糖迅速上升,不但容易形成脂肪肝,果糖代謝產生的尿酸也會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2.避開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又名酥油、乳瑪琳、植物性奶油,是由液態植物油氫化合成,再加入香料或著色,其用途非常廣,但人體很難代謝,會增加血管阻塞、心肌梗塞之風險,其應用產品,如:夾心餅乾之軟餡、煎漢堡之奶油、丹麥麵包、西餅、鐵板燒、早點三明治塗抹之乳瑪琳、蛋塔或牛角麵包之千層皮等。

3.避開高溫爆炒、油炸、燒烤食物,易使油脂變成過氧化脂肪酸 

油脂在高溫烹調下,易形成芳香族之環狀碳化氫,是致癌物第二名,易誘發慢性病、三酸甘油脂飆高,尤其是炭火及燒烤最為嚴重。如:烤香腸、燒烤店、路邊烤肉、燒肉便當、家中BBQ、營火烤肉、噴槍燒魚等,烹調的溫度愈高,人造的化學物質及自由基會更多,其油煙之致癌物可能高於香煙數萬倍。

4.不喝酒等刺激性食物 

90%之酒精在肝臟中代謝成乙醛→醋酸,可轉變成熱量或儲存為脂肪。若攝取過多酒精,容易造成肥胖、三酸甘油脂過高。

5.吃均衡飲養的早餐

研究發現,血小板在夜間的黏稠度最低,但在早晨起床後快速升高,不吃早餐會讓血液凝結增加3倍,更容易中風或心臟病發。

6.補充D4胜肽

若人體D4血球蛋白胜肽分泌不足,會誘發血脂肪代謝不良,容易有中年發福、血中三酸甘油脂超高、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病症。

7.補充乳輕胜肽

乳清胜肽,是肝臟的營養來源,可增加肝臟的解毒及代謝能力,減少體內酸毒的形成,若肝臟代謝不良,脂肪便容易囤積在體內各處,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肥是女人一輩子的課題,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也
變慢,許多吃不胖的人也會面臨減肥這個難題,想變瘦除了多運動,飲食習慣也要改變,很多人用餐時老是吃到一肚子撐,「過飽」不但造成消化負擔,食量也會跟著變大,之後就必須吃下更多的食物才有飽足感

1.先喝湯再吃飯
2.少量多餐
3.別等到餓了才吃
4.用左手吃飯
5.先吃低熱量的菜

其實......這麼多繁雜過程真的都累了.........飲食控制固然重要但更要瘦得健康....吃個飯然難道要這麼辛苦???

超仁診所天然草本減重

超仁專線:04-23769118
官方LINE ID搜尋@hlv0031i


減重|減肥方式|減肥瘦身|台中減重門診推薦|台中減肥診所哪一間好|台中超仁減肥診所|台中超仁減重門診|減肥瘦大腿|減肥瘦小腹|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瘦身不可能速成!

囤積在身上的肥肉,是經年累月的壞習慣所造成的結果。

你花了那麼多時間,吃下一塊塊雞排蔥油餅、喝下一杯杯珍奶可樂、嗑了一包包洋芋片,打造而成的「堅固肥肉城池」,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被摧毀呢?

所有標榜快速減肥的產品,其實都是一個個如夢似幻的噱頭泡泡,迷人卻易破,還可能留下傷害身體的後果

雖然瘦身沒有捷徑,但值得慶幸的是,瘦身絕對有「聰明的正道」,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瘦得健康美麗,而且不易復胖!


飲食控制

養均衡是常被忽略的大重點,人體需要各種養分,而且絕對不能過度節食,攝取的熱量要「略超過基礎代謝率」,讓重要器官都能正常運作,才不會邊瘦身邊生病,越瘦越不健康喔!

5  

 

規律有氧運動

食調整能夠減少生成新肥肉,但要確實擊潰肥肉城池,最簡單、最有效、最強大的手段還是「有氧運動」。從每次30分鐘以上、每週累積150分鐘開始,至少持續「一個月以上」,成效就會逐漸出現啦!運動真的沒有你所想像得那麼痛苦,不過是自己嚇自己。而且體重不是唯一指標,體脂率降低、體型變瘦都表示真正變瘦。除非超重過多,否則請不要過於執著於體重數字,也不要因為一點波動就沮喪焦慮喔~

 

4bd09cb2872f3  

 


加入肌力運動

肌肉能夠讓線條變得更緊實美麗,最棒的是能「增加熱量消耗、打造易瘦體質」,真正建立兼顧的防禦陣線、讓脂肪不容易入侵累積喔!

16757023_l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的定義

肥胖定義為脂肪細胞變大或數目變多而使體脂肪增加。男性體脂肪率大於 25%,女性體脂肪率大於30%則稱為肥胖;嚴重肥胖定義為男性體脂肪率大於 35%,女性體脂肪率大於40%2 。年紀越大,平均體脂肪越高, 女性在50歲平均會增加至32%,男性會增 加至25% 。目前最普遍用以評量肥 胖及體重過重的指標為〝身體質量指數〞 BMIBody Mass Index)。BMI=體重 (kg)/身高²(m²)BMI與體脂肪含量成正 比,BMI22的人壽命最長。

300106365_file_497204  

肥胖的類型

肥胖症主要分成梨子型和蘋果型女性脂肪易囤積胸部、臀部、大腿,以梨子型分佈;男性脂肪易囤積於腹部,稱之為蘋果型。

梨子型 :梨子型肥胖」常見於女性,屬於皮下脂肪型肥胖,雖然對健康危害不像蘋果型肥胖者那麼嚴重,但容易產生關節疾病 和月經異常等症狀,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 比蘋果型肥胖低,這類型的肥胖減重效果較不理想。

蘋果型:  蘋果型肥胖」可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皮下脂肪較厚的「皮下脂肪型」;另一種是內臟周圍累積過多脂肪的「內臟脂肪型」,此類型肥胖者體內的胰島素、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壞的膽固醇偏高,容易導致胰島素抗性與糖尿病以及腦血管障礙、心臟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高血脂症、痛風(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等慢性病

 

 

肥胖的成因

一、遺傳基因

雙親中有一人是肥胖者;則小孩有40%亦可能成為肥胖者,雙親皆肥胖,則小孩成為肥胖者比率約佔80%

二、飲食不當

量攝取及能量消秏不平衡會導致體重增加,因為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或脂肪 將造成熱量攝取多於身體需要,多餘的量則以脂肪型式囤積於身體內。

三、缺乏運動

現代社會有太多省力的設備,休閒活 動亦傾向被動式的娛樂如:看電視、電腦 遊戲,靜態生活等,這些是運動不足的現象,無形中助長了肥胖的發生。

四、疾病引起

許多肥胖者有潛在的心裡問題,常以 強迫自己進食來平衡心裡所產生的壓力, 或服用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300001370638132670167232673          

              肥胖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年輕人肥胖,日後容易患心臟病。肥胖會令冠狀動脈鈣化,增加患心臟病機會。研究指青少年若長期肥胖達二十年,他們在中年時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體重正常的人高近一倍。隨者生活習慣的改變,高熱量食物攝取的增加以及靜式生活型態,肥胖漸漸成為大家所重視的議題,不僅是外觀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肥胖已經被視為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般,是一種慢性疾病,同時影響身體與心理健康,甚至進一步提高罹病率與死亡率。

images  

                  肥胖者血液中含有較高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肥胖者得心臟病的機會可能是一般人的2倍,易罹患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不只是中年容易患有心臟病,年輕人肥胖,日後也容易引致心臟病。研究發現,肥胖會令冠狀動脈硬化,每年增加硬化的風險,上升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因而增加罹患心臟病機會。冠狀動脈硬化無聲無息地衝擊健康。研究指出,青少年若長期肥胖達廿年,他們在中年時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一直體重正常的人高出近一倍。

             動脈硬化是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致死的原因,而動脈硬化大多是因為膽固醇過多、運動不足、情緒壓力等因素造成的。研究發現,內臟脂肪型肥胖與動脈硬化有密切關聯。這類型的肥胖由於內臟脂肪堆積,胰島素抵抗性伴隨而生,當胰島素功能逐漸惡化時,為了彌補惡化的情形,胰島素會分泌過剩,結果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即是形成動脈硬化的直接原因。而因為內臟脂肪過度蓄積,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及糖尿病,被稱為"內臟脂肪症候群",常會出現在中年人身上,中年發福者應該多加注意。

images (1)

 

         肥胖是導致心臟病的一項危險因素,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為現代人重要課題,有一個方法去判定體重是否健康,就是測量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即BMI = 體重 (kg) / 身高(m2)),根據身高和體重去辨別身體脂肪是健康或不健康的比例。 BMI數字25或更高,即可能和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危險攀上關係。

 BMI是一項好的測量方式但有一個缺點。舉例來說:由於肌肉重量大於脂肪,肌肉發達、健身鍛鍊體能的人,不論男女會有較高的BMI,但卻不會增加心疾病的危險。因此,還可使用腰圍測量,有效測量有多少腹部脂肪。一般而言,男性腰圍大於40吋(101.6公分)就視為肥胖;女性普遍來說腰圍大於35吋(88.9 公分)認為是過胖。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888  
                 隨著現代人越吃越好,加上飲食西化,三酸甘油酯這個和吃有關的健康問題才被重視。現代人加強做好三酸甘油酯健康管理,尤其是婦女更要注意三酸甘油酯的數值。除了膽固醇外,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簡稱TG)是另一個引發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它常被忽視,專家提醒,婦女更要小心注意三酸甘油酯指數。事實上降低三酸甘油酯的指數並不難,定期監控三酸甘油酯數值、改變飲食、運動與保持理想體重,就能維持在標準值之內。

91791336  

                   三酸甘油酯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血脂肪,也存在於人們攝取的許多食物中。來自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沒有被立即消耗掉的部份,轉換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通常在身體的臀部與腹部。當脂肪代謝異常,形成高血脂症,即膽固醇過高或三酸甘油酯過高,兩者都是引發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即使膽固醇數值正常,三酸甘油酯偏高,仍有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多餘的三酸甘油酯堆積在血管壁上,容易引起動脈硬化,進一步造成心臟病如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過高 (大於每分升 150 毫克,亦即 150 mg/dL,正常應低於 150 mg/dL, 警戒範圍為 150-198 mg/dL, 200 mg/dL 或以上即為過高。) 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如果還伴隨低密度膽固醇 (LDL) 過高或高密度膽固醇 (HDL) 過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過高,還會增加罹患胰臟炎的風險 (亦即胰臟發炎)

 

造成三酸甘油酯過高的原因

三酸甘油酯過高可能是某些疾病 (例如糖尿病) 或某些藥物引起的,也可能是家族遺傳。不過您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影響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如果您有下列任何一個生活習慣,您體內的三酸甘油酯就可能過高:

體重過重或肥胖

缺乏運動

攝取過高熱量,特別是酒精、脂肪和糖分過高的食物

抽煙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2050312221758  

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

年時期加重、發病。男性較女性多,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

因之一。由於研究的進展,已經知道動脈硬化已不只是老年人必然的老化現象,年輕人也

會發生動脈硬化,甚至胎兒的血管,也會出現動脈硬化的症狀,動脈壁的各種機能,發生

異常,就會導致動脈硬化。

1369712744-1109788943  

 

什麼是動脈硬化?

動脈壁都由內膜、中膜和外膜組成,按管徑大小,動脈又可分為大、中、小三級。大動脈如主動

脈及其大分支的中膜含有大量成層的彈力纖維,彈性大,故又稱彈力型動脈。中動脈如冠狀

脈、腦動脈、腎動脈和四肢動脈等的中層富含平滑肌,故又稱肌型動脈。小動脈指管徑在

1mm以下的動脈,也屬於肌型動脈,但內彈力膜薄而不明顯,中膜的平滑肌亦很少

 

動脈硬化 心臟病  

 

動脈硬化是指動脈壁變得脆弱,血管中膽固醇逐漸累積(粥狀斑塊),導致血管壁增厚、變

硬,失去彈性、管道狹窄,血流不順的狀態;這就是冠狀動脈疾病或所謂「動脈硬化」的成

因。醫學上稱這項疾病為「粥狀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

在心臟,輕微的是造成狹窄的症狀,如心絞痛,是冠狀動脈血管變窄,造成血液灌流不足致

使心肌發生缺氧的症狀,表現是前胸壓迫性窒息樣的疼痛,常是與運動,壓力有關,大部分

持續幾秒鐘到5分鐘以內。嚴重的是,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症狀是更厲害又持續性的心絞痛

胸痛常持續超過30分鐘以上,常伴隨冒冷汗與轉移痛(下顎或肩膀或左臂),主要是動脈

硬化塊破裂,造成急性血栓完全阻塞冠狀動脈所致,嚴重則造成休克或致死亡(猝死)。

在腦部,發生動脈硬化時,輕微的造成腦部血流不足的症狀,如頭暈,頭痛。稍嚴重的是

發生暫時性缺血性完全阻塞,甚至發生暫時性黑矇(Amaurosis fugax)、偏癱(emiplegia)

或言語障礙,但會在24小時內恢復。

 

哪些因素會使動脈硬化惡化?

動脈硬化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年紀大、高膽固醇血症及早發性動脈硬

化疾病家族史、肥胖及男性亦被視為重要的危險因子,而抽菸也列入高危險因子,這些動脈

硬化心臟病危險因子多少與不良的生活形態及飲食習慣有關。具有這些危險因子的人,大都

被證實內皮細胞功能失常,因而容易發生動脈硬化。

 

如何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除提早預防以上敘述危險因子外,不能改變的危險因素是基因決定的,我們無法改變,重要

的是可以預防或治療的危險因子,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醇血症、肥胖及缺乏運動。平時

應積極防治有關疾病,並建立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精神緊張、疲勞,維持理想體重

加強體能鍛鍊,以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定期接受血管檢查也是必要的,早期發現,早期治

療,才能適當控制或治療的危險因子,以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快速檢測,得知動脈硬化

於動脈硬化早期完全無症狀,及早透過檢查知道自己的血管是否阻塞以及血管僵硬的

程度,就非常重要了。所幸,,已經有多種檢查利器可以幫助民眾提早知道血管健康狀

況,以便及早治療,避免疾病的發生及惡化。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重2  

天天挨餓卻瘦不了,拚命運動也瘦不了,明明已經決心要減肥,卻為何未愈減愈肥?到底哪

出了問題?難道注定瘦不下去?減肥期間,千萬不要犯的八大錯誤。

 

1. 面對喜歡吃的食物 拚命忍住

完全強迫自己放棄喜歡吃的食物,往往會讓這些食物更具吸引力,愈吃不到就愈想吃。一但受到挫折或心情不佳,甚至把持不住,就會大肆放縱自己,反而吃的更多。

減重應該是要適度的控制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要完全禁止,偶爾吃一下思念已久的食物,不用吃多,只要有滿足到就好,再加以進行熱量的管控,或是增加運動,是不會胖的。

2. 與脂肪絕緣

脂肪=肥胖,但減肥的過程中,總是與油脂不共戴天,但其實適量的脂肪是很重要的。脂肪類的食物耐消化、抗餓,可以藉此降低食慾。而且不吃油脂,皮膚會顯得沒光澤。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玉米油、橄欖油具有將低低密度蛋白的作用,是理想的食用油。

3. 時時刻刻關注體重

將體重的變化作為判斷胖瘦的唯一標準,會帶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一天之中,身體的水分含量不一樣,體重就會有變化,如果太在乎體重的變化,情緒也很容易受影響。專家建議,每週能減掉0.2~0.5公斤,就非常不錯了。

4. 一昧追求目標 不給自己獎勵

改變習慣已久的生活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當達到某階段的成果,例如檢調2公斤,就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去看場電影、美容、血拚一下等等,但千萬不要用吃大餐當獎勵喔!

5.極低熱量的飲食

節食的人因為吃下熱量相當的低,會大大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率、減少能量的消耗,結果餓個半死,可能一天才消耗700大卡,遠遠低於原本應消耗的1千多大卡。飲食控制的原則在於,熱量不要低於自己的基礎代謝率,這樣才是長久的減重之計。

6. 不吃有營養的食品

有些人之所以減不下來,是因為飲食中缺乏能使脂肪轉換成能量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2、B6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因此減肥還是需要營養均衡,除了蔬菜水果,奶、蛋、豆、肉類、五穀等等,都要均衡攝取。

7. 過分信任營養乾糧

低糖、無糖的乾糧並不代表沒有熱量。有時低脂的食物,為了增加口感,會添加較高的糖份;而無糖的食物則會添加蜂蜜、果糖、糖漿等等,建議購買宣稱健康的餅乾、零食等等,還是要多注意標示。就算是健康營養的乾糧,也不能無限制的食用。

8. 運動前後不吃東西

運動的那麼辛苦,再吃東西,不就白運動了,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喔!運動前吃點東西,可以補充體力,避免低血糖,並且可以增加燃燒:而運動後吃東西,可以修補受損的肌肉,降低疲勞。只是要注意,只是吃點小東西,如一片吐司、一顆蛋、半根香蕉等等,而不是大吃喔!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尿酸一部分係由人體內細胞核成分之一的普林分解而來,一部分則攝取自含普林的食物。

所以,當蛋白質及含普林高的食物攝取過量時,都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尿酸生成後約有

2/3經腎臟排泄,其餘則由腸道排泄到便中。

當尿酸在體內積存很多,而排出的卻很少時,就會增加血液中的尿酸成分,

導致「高尿酸血症」,這就是痛風發作的元凶。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誘因。

 

還好平常可以透過限制飲酒量、體重控制、多運動以及健康飲食來幫助預防痛風的產生,以下四種食物可說是我們防治痛風的最佳幫手。

 

 

 

1.鳳梨4bc5e451bca86

鳳梨的健康益處,在於擁有豐富的消炎酵素─鳳梨蛋白酶,被認為能有效地降低發炎反應,以及預防腫瘤生長跟血栓的形成。

  

 

 

1011061059561778  

2.生薑

研究發現,生薑具有抗發炎、降低尿酸聚集沉澱的效果,因此適量補充有助於預防痛風的產生。但千萬不要因此大啖薑母鴨之類的補湯,因為通常只要是「高湯」,普林的含量都相當驚人,多吃反而容易提高痛風的危險。

 

 

8886-110P6113G555  

 

3.檸檬
研究發現,補充足夠維他命C的人,發生痛風的機率相對較低。而且檸檬跟其他的柑橘類水果(橘子、柳丁),不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同時還是低普林食物,因此即使是尿酸過高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

 

 

94cc28d6  

4.櫻桃
美國於2012年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食用櫻桃(10~12顆),能將低一半的痛風發作風險。但是不建議腎臟功能低落、血糖異常的病患多吃。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方便比較及選擇食物,將其以指數以顏色做區別(如下圖表)-- 

 

紅 :GI值高於70

黃 :GI值介於56-69之間

綠 :GI值低於55

 

食物名稱

升糖指數燈號

GI

五穀類

燕麥

 綠

54

蕎麥

 綠

54

糙米

 綠

54

小麥

 綠

41

大麥

 綠

41

薏仁

 綠

18

即食燕麥

 黃

66

白米飯

 紅

85

胚芽米

 紅

70

糯米

 紅

86

湯圓

 紅

95

麵食類

冬粉

 綠

33

菜肉水餃

 綠

40

素包

 綠

42

義大利寬扁麵

 綠

32

義大利通心麵

 綠

47

全麥義大利麵

 綠

50

傳統麵線

 黃

68

米粉

 黃

65

蔥油餅

 黃

58

烏龍麵

 黃

58

饅頭

 紅

80

食物名稱

升糖指數燈號

GI

麵包糕點類

全麥玉米薄餅

 綠

30

大麥麵包

 綠

33

全麥硬麵包

 綠

51

馬芬

 綠

46

漢堡麵包

 黃

62

花生厚片土司

 黃

60

蘇打餅乾

 黃

65

海綿蛋糕

 黃

67

法國麵包

 紅

94

牛角麵包

 紅

70

白吐司

 紅

80

魚、肉類

豬肉

 綠

雞肉

 綠

羊肉

 綠

牛肉

 綠

鴨肉

 綠

鮭魚

 綠

鱈魚

 綠

吳郭魚

 綠

蛤蠣

 綠

干貝

 綠

 綠

 

食物名稱

升糖指數燈號

GI

蔬菜類

芋頭

 綠

55

地瓜(水煮)

 綠

50

甜玉米

 綠

53

白蘿蔔

 綠

竹筍

 綠

冬瓜

 綠

絲瓜

 綠

空心菜

 綠

A

 綠

綠花椰菜

 綠

番茄

 綠

豆製品

豆腐

 綠

0

油豆腐

 綠

0

毛豆

 綠

23

四季豆

 綠

35

納豆

 黃

56

蠶豆

 紅

79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低GI主食類怎麼選擇??

 

類別 低GI 中GI 高GI
米飯類 糙米飯、多穀米、豆穀米飯。   白飯、糯米飯、油飯。
麵食類

全麥麵條、蕎麥麵條、冬粉、

全麥義大利麵、蒟篛麵。

  白麵條、米粉。
麵包類 全麥麵包、全穀雜糧麵包。 全麥吐司。

白吐司、法國麵包、

過度調理的麵包、蛋糕等。

穀片類           完整穀粒的燕麥片。   玉米片。
餅乾類 無。 無糖、高纖、低脂的全麥餅乾。

椰子夾心餅乾、巧克力夾心餅乾、

油炸類餅乾...等。

 

烹調方式也很重要!!!

1.選好米,新鮮最重要。

2.洗米切勿過度搓揉。

3.煮麵時,水滾在下鍋。

4.麵食搭配的醬料應以清淡為主。

5.麵食不應煮太久,以包裝上建議時間為主,煮越久GI值越高。

6.燕麥片應選無糖者佳。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I值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David J. Jenkind 在1981年為控制糖尿病的飲食所提出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實際測量食物攝取後讓血糖上升多少的數值,

以葡萄糖質100為基準,將每種食物都給予一個GI值,清楚的把這些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以數字方式呈現,由數字的高低來判定食物對血糖影響的大小。

低GI飲食是具有學理依據和臨床基準的,醫學研究指出實行低GI飲食,不僅能減重、增進健康、降低血糖、減少心血管疾病、促進新陳代謝,更能平衡情緒,有助於學習與記憶。

 

 

減輕體重:低GI飲食在許多國外營養師推薦為健康減重的食療模式,主要原理是人體內的胰島素不僅能降低血糖,也會刺激細胞利用血糖產生脂肪,由於低GI食物不容易造成血糖的大波動,於是胰島素的分泌量低,如此一來,血糖被用來製造脂肪的機會便下降,脂肪的囤積減少,身體甚至還要燃燒已經儲存在體內的脂肪,進而造成自然減肥的效果。此外,低GI飲食較容易達到飽足感,飲食不易過量,主要是因為一些低GI食物的特色是消化慢,停留在小腸的時間加長,小腸把有「有食物」的訊息傳達到腦部,使飽足感可以維持比較久。

預防糖尿病:長期食用高GI飲食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是低GI飲食者的3倍。所以如果越早開始低GI飲食習慣,就越有機會遠離糖尿病。

降低膽固醇:低GI飲食多為低加工、高纖維的食物。2005年的一份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食用低GI飲食比食用低卡路里或低脂飲食更能有效的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還能有效的提高高密度感固醇的含量。

 

接下來的幾天,將教大家如何選擇好吃且低GI的完美飲食........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