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狂冒痘痘? 

女孩每次在保養時,都只記得呵護臉部或是雙腳,這些穿衣服才會露出來的部位,

但是,某些隱藏在布料背後的小地方,其實更需要保養。

身體部位長痘痘是很多人的困擾,雖然不常露出來,但倘若身體肌膚不夠光滑,在穿著時也十分受限,今天要教大家如何打造身體「咕溜肌」,讓你在小地方也「完勝」。 

打造身體「咕溜肌」三法寶

 

 

仔細清潔肌膚

 

① 在洗澡時,每一吋肌膚都一定要仔細清潔,尤其是常讓人忽略的背部、手肘或是腳踝,這些小地方如果洗澡時遺忘,常會讓皮膚變得又乾又皺,甚至會發黑。另外,

在選擇清潔用品時,盡量選擇有消炎作用的,過於滋養的清潔用品容易造成肌膚的負擔。

 

1378715332917  

② 流汗不擦是大忌在運動、健身越來越風行的現在,跑步、騎單車成了想打造完美曲線的女孩,最喜歡從事的休閒活動,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如果汗水不擦可能會讓皮膚狀況變得更糟。流汗過後,若沒有迅速將汗水擦乾,容易導致細菌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生長,讓皮膚長出痘痘。

7461477116_5f0c89f039  

 

.跟重口味食物說「掰掰」女孩們都知道,要打造吹彈可破的肌膚,除了要多喝水之外,飲食清淡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身體常冒出小痘痘,可能和最近吃的食物有很大的關連,吃太多高油脂、重口味的食物容易讓身體油脂代謝不良,皮膚因此冒出凹凸不平的痘痘

Img263380992  

 

 

 

如果身上已經有很多坑坑疤疤的女孩,除了要用上述的三個法寶之外,

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注意衣服的材質是否易造成肌膚負擔。

倘若狀況非常嚴重,一定要向醫生求助,切記不能抓,不然可能會留下難以消去的疤痕。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m  

 

誰最適合打HPV疫苗?

從未接觸HPV的9至26歲女性,這意思是說她們因注射疫苗所得到的保護效益是最大的。怎樣知道沒有「接觸」?有以下檢查可以做:

  1. HPV的DNA,用一個特製的小毛刷刷取性器官內外的皮膚和黏膜後,送往實驗室分析看有沒有HPV的DNA,有的話,就是現行感染。
  2. 抽血做HPV的抗體,如果陽性,表示過去兩年內曾經有過感染。可惜這個血清檢查目前僅有研究用,沒有商業上可供的付費檢查。

HPV是造成子宮頸癌以及外陰癌、陰道癌及生殖器疣(菜花)等疾病元凶;注射疫苗的原理,是當身體還沒有感染HPV病毒時,讓身體先認識病毒,進而產生保護抗體。

現有疫苗包括以16、18兩型HPV病毒製成的二價疫苗,及再加上預防6與11型病毒的四價疫苗。

由於子宮頸癌為開發中國家的一大負擔,為了確保全球更多婦女能受益於疾病預防,

WHO日前通過了四價HPV疫苗的優先認証,評估疫苗的有效性一般以品質、安全性和疾病保護力為標準。聯合國與其他機構都是採用此標準進行採購HPV疫苗。

目前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應該注意那些事項?

基本上仍以9~26歲未出現子宮頸癌病變者為主要對象,建議還是越年輕施打效果愈好,及早提升對HPV相關疾病的保護力!

熟齡女注射 保護力仍高

哥倫比亞「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ancer)莫努斯(Nubia Munoz)博士的研究團隊,在近期出刊的《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發表文章,

針對3800多位24歲到45歲婦女(只有3人無性經驗)進行研究,一半施打安慰劑,一半施打四價HPV疫苗,

結論指出,接種前尚未感染到6、11、16或18型人類乳突病毒的24歲到45歲婦女,仍可受到HPV疫苗保護。

根據莫努斯博士研究,針對6、11、16與18型人類乳突病毒,完成三劑疫苗接種的婦女,平均約有91%保護效力。

從年齡層分析,25歲到34歲可達92%,35歲到45歲約有89%的預防效果。

HPV疫苗可以算得上是個好東西,它的「好」在於能針對人類乳突病毒與女性子宮頸癌的防治工作方面的「突破」,但這個突破應該屬於一個「安全的開始」,而非大家有意無意地塑造成「子宮頸癌疫苗」的角色。

HPV疫苗是一個注射針劑的疫苗,用以預防下列因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1)子宮頸癌(發生在子宮下端的癌症)。

(2)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及子宮頸癌前期病變。

(3)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及外陰癌前期病變。

4)子宮頸抹片檢查異常及陰道癌前期病變。

(5)生殖器疣(菜花)

 

甚麼東西才配稱為疫苗呢?

一、是給人體免疫系統作「訓練,演習」,以便免疫系統認識並製造好必要的防衛武器,當日後一旦遇到真正病原的時候,可以馬上發揮作用。

二、有效度最少八成以上,譬如說一百萬人注射,最少其中八十萬人能完全免於疫病。現在每個小孩都必須注射一系列疫苗,衛生署還有接種卡確實紀錄大家的注射過程,這些疫苗保護力都超過九成以上。

現在的HPV疫苗,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估計,假定全美國初經來潮少女(假定尚未開始性生活)全面注射HPV疫苗、理論上最佳狀況是全部的HPV散播都受控制,在這個「最佳狀況」下,預僅美國女性子宮頸癌逐年下降,最佳可降百分之三十左右。以「最佳狀況」的保護力是百分之三十,實在不配稱為疫苗,不可以與我們平日注射的其他疫苗作比較,僅能說是一個「安全的開始」。

第二順位適合注射的人是完全沒有現行感染或感染過但完全治療好的其他成年人,用最精準的詞句是「HPV的DNA檢查陰性加上血清抗體陰性」;在原理上,HPV陰性代表沒有現行感染,血清抗體陰性代表過去也沒有感染過,這當然就是「第一順位」的婦女屬於這種「乾淨」狀況,可是很多成年病例,假如感染菜花馬上治療,整個疾病過程不超過一年者,常常會是DNA和抗體皆為陰性,所以歸屬「第二順位」。

「第三類」是DNA陰性(代表沒有現行感染)但血清抗體陽性(代表有過去感染),只要抗體濃度不高者可以考慮注射。

「第四類」是DNA陽性(代表現行感染)血清抗體陰性(代表過去沒有感染),由於疫苗為預防性質,不能用於治療現行疾病(所有疫苗皆如此),通常不建議注射,但如果現行感染的是6、 11、 16、 18以外的型號,則可以考慮注射疫苗。

最後一種狀況是DNA陽性(有現行感染)和血清抗體陽性(也有過去感染),這類「資深病友」,完全不用考慮疫苗。

以上疫苗使用準則好像很清楚明白,只要做DNA和血清抗體檢查就很明白地歸類,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原來血清抗體必須「特別訂製」,不是實驗室的常規項目,任何人仕想「花錢消災」自費檢查也不行,只有原來藥廠為了臨床試驗計劃「訂造」了一批抗6型、11型、16型和18型的檢驗試劑,在原藥廠的實驗室才可以做血清抗體檢查,目前全世界尚未有商業服務,所以講了半天,完全是「白搭」,還好HPV的DNA檢查在台灣已經很普及化了,我們根據現況把「規則」稍為修訂,建議「九至二十五歲女性,未曾性生活或極少性經驗者,適合注射。其他人士HPV的DNA檢查陰性者,可考慮注射,DNA陽性者不考慮注射」,並且應該明白到「HPV疫苗是預防工作新的安全工具,不是HPV或子宮頸癌的終結者」。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1)  

♣ 為什麼會有便秘?

  • 一些食物或藥物直接引起便秘:那些食物從胃部到達小腸大腸,未被吸收,而形成糞便,但難於排出體外。
     
  • 大便秘結是剩餘體內之重物難以被直腸排出體外,是消化不良的徵狀。大便秘結越來越多且越硬,殘餘的食物積聚在直腸。
     
  • 引致便秘之原因:
    • 食物過硬,難以消化
    • 少喝開水,引致水分不足
    • 纖維素不足,引致消化困難
    • 缺少運動
    • 睡眠不足,身體過分疲勞,也能今胃腸肌肉緊張。
    • 活壓力,緊張繁忙,削減胃腸功能,引致大腸肌肉緊張。
    • 藥物影響。尤其是有意或無意地濫用瀉藥,如「開奶茶」、「解奶茶」、近年流行的排毒XXX等,實在遺害不淺。
    • 大腸、內分秘、神經線等病
    • 懷孕

  (2)腸胃道原因:

  1、上腸胃道疾病,例如: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纖維化囊腫等。

  2 大腸疾病,例如:結腸無力、大腸阻塞、大腸的血管疾病等。

  3 其他腸道結構障礙,例如:腫瘤、狹窄、憩室等。

 

 

♣ 如何解決便秘?

  • 最重要是找出原因。
  • 一般性的方法有:

 

    • 早晨起床可喝一杯溫開水,以利排便。果汁或牛奶,以增加體內水分,群助把乾便之糞便排出。
    • 減壓,散步最好
    • 多吃含高纖維質的蔬菜和水果,例如:菠菜、地瓜葉、蒟蒻、香蕉、 木瓜、柳丁等。
    • 多吃維他命豐當的食物
    • 多喝牛奶、果汁和開水,對幫助消化是很重要的
    • 要有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生活壓力影響健康或引致消化不良
    • 保持每天進行適量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毫助體內消化機能。
    • 避免燒、烤、炸、辣、乾酪、巧克力、馬鈴薯等容易造成便秘食物。
    • 便秘患者可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作順時針方向按摩。
    • 養成每日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  養成每日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對於如今的人來說,都曾有過便秘的煩惱,雖然這不是什麼大病,卻也讓不少人頭痛不已,

而一項調查現實,50%的女性和25%的男性經常為便秘所困。

可見便秘已經成為所有人都存在的一個問題,那麼想要預防便秘,食物可以有效預防,平常應該常吃

 

 

 泡菜► 發酵醬油等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食物

乳酸菌有調整腸道環境、消除便秘的作用。但乳酸菌分動物性和植物性兩類,能起到預防便秘作用的是後者。

因為後者比前者耐酸性環境,能活著到達腸道並發揮作用,並且後者在腸道內的存活率是前者的10倍。

 

芝麻、杏仁► 等富含鎂的食物。

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和女子營養大學聯合研究顯示,鎂攝取量少的人容易便秘。鎂具有輕瀉、軟化糞便的作用,適量攝取有助通便。富含鎂的食物還有花生、糙米、核桃、香蕉等。

 

青椒、奇異果► 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在腸道內的維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能增加益生菌數量,從而間接預防便秘。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還有鮮棗、柳丁和綠葉蔬菜等。

 

蘆筍、洋蔥►  等富含寡糖的食物。

寡糖又被稱為低聚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其聚合度相對較低。研究發現,寡糖能增加母乳的雙歧桿菌含量,有助調整腸道環境。

富含寡糖的食物還有大蒜、咖啡、玉米、蜂蜜、各類豆製品等。

 

粗糧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食物中膳食纖維分水溶性和不溶性兩種,前者能軟化糞便,增加腸道益生菌數量,調整人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後者能在腸道內吸水膨脹,刺激腸壁,加快腸道蠕動以及吸附有害物質,並將其排出體外。

富含這兩種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各種粗糧雜豆,比如糙米、紅豆、綠豆、芸豆等,菌藻類食物,如木耳、海帶、口蘑等,以及各種水果蔬菜,如番茄、牛蒡、蘋果等。

 

橄欖油、葵花籽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物。

油酸有乳化作用,能軟化腸內糞便,促進排便。

富含油酸的食物還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堅果。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肥最痛苦的莫過於是,與餓肚子間的戰爭了。

「肚子餓了,卻還不到吃正餐的時間,可是這樣忍下去又會暴飲暴食!」妳有這樣的時刻嗎?

這次,擁有蔬菜調理資格要和大家推薦幾個既可以抑制吸收脂肪又能有飽足感的食物。

 

 

20120704090442847  

♥♥♥♥  蔬菜汁   ♥♥♥♥

吃飯的時候先從蔬菜吃起,蔬菜含有的膳食纖維有助抑制血糖升高吧。

蔬菜汁也有同樣的作用,而且水份也可以帶來飽足感。要特別注意的是,以免攝取過多卡路里,盡量選擇不含砂糖或果汁的商品

下載  

♥♥♥♥  堅果   ♥♥♥♥

一顆所含的膳食纖維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

咀嚼可以緩和被飽食中樞刺激的空腹。堅果攜帶出門也方便喔。

便利商店也都買得到,可以多注意一下喔。不過,堅果類的卡路里頗高,可別吃太多喔

134348_7872  

 

♥♥♥♥   漿     ♥♥♥♥

豆漿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一種稱做皂素的成分有刺激飽食中樞的作用。

而且還可以抑制吸收油脂,燃燒脂肪的效果。豆漿有無調整豆漿和調整豆漿兩種,想要更有效果的話記得選擇無調整豆漿。另外重點是在慢慢喝。

 

 

~~~  這次介紹的東西回家路上都買得到的。要控制好食慾和減肥的確不容易,不過或許可以再試一次看看喔 ~~~~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老一直都是女人一輩子的戰爭,

但是買了一些保養品塗塗抹抹不見得就一定能保持完美的抗老

超仁今天要來分享現在很夯的超音波拉提

6137658  

"什麼是音波拉皮"
採用最新的HIFU聚焦式超音波概念 
不會傷害到表層肌膚的前提下 將超音波能量聚焦於1.5mm / 3.0mm /4.5mm 
3種不同深度的皮膚同步進行拉提效果 !!! 
簡單來說 以前需要開刀進行拉皮的SMARS筋膜層 (最老的地方)
現在極線音波拉皮在不需要開刀 不會傷到表層肌膚的前提下
進行了肌膚最深層的拉提效果!!! 

 

▄ 音波拉皮是什麼?

 

A音波拉皮是一種無需開刀手術的超音波治療,利用激發肌膚自然再生修復反應,緊緻皮下筋膜層並讓肌膚自主新生膠原蛋白,且治療無傷口、無恢復期、無須多次治療,即能重現肌膚青春光采!

 

▄ 音波拉皮治療效果如何?

 

A極線音波拉皮的熱效應可為肌膚帶來二重效應,第一重在治療當下即可感受到肌膚膠原蛋白與SMAS筋膜層的立即性收縮;第二重,治療後刺激膠原蛋白新生重組,約在治療後3~6個左右可以明顯看到成效音波拉皮的效果一般可以維持18~24個月之久

 

542023fa78a5c  

 

音波拉皮 國外知名媒體報導

C_07_img04  

 

從圖片術前術後可以看出來其實臉部上的變化有比較緊實一點....

最主要是在頸部紋路的變化 很明顯可以發現是有改善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去年度到今年度超音波拉皮一直這麼多人詢問的原因

不過不代表新的儀器就一定是最厲害的喔...

還是要由醫師來幫你做評估才能知道你所需要的抗老武器是什麼喔

 

11038877_362196987321693_2847122241427599694_n  

超仁粉絲團連結請點圖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飲食西化、精致化的影響下,現代人攝取發酵食品及生菜的機會大幅減少,相對的,

含有大量油脂食物,及加熱、加工的食品則大大增加。

除了飲食習慣改變外,在生活習慣方面,也有浪費酵素的傾向。

長時間只吃加熱過的蔬菜,不吃生菜、水果攝取不足,再加上喜歡油炸、煎炒等油膩食物,飲食攝取不均衡、不健康的狀況下,

也就容易出現新陳代謝速率變慢、腸胃消化力不佳等問題,進而出現發胖、抵抗力變差、手腳冰冷、腰痛、肩頸痠痛等不適反應。

 

65407  

天然蔬果中確實含有豐富的酵素,但酵素是一種非常不耐高溫的敏感物質一旦經過加熱,就會遭受破壞。因此,不容易以原本的狀態被人體吸收

倘若本身食用生鮮蔬果已不足夠,身體又攝取大量加熱調理、油脂含量豐富的食物。

更會因需耗費大量消化酵素幫助消化吸收,而使體內僅存的酵素大量消耗。

長時間下來,變會導致代謝作用變差,一旦當食物沒有被充分分解,就無法被腸道吸收,造成細胞營養不足。

而且未消化的食物在腸內形成發酵、腐敗的毒素後,將使細胞機能低下,影響身體健康或造成肥胖。

相對的,如果能夠攝取蘊含酵素的食物,養成不浪費體內酵素的習慣,增加進入代謝的酵素,將有助調整體質,養成所謂的「易瘦體質」。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抽筋是指肌肉不自主的收縮現象並產生僵硬疼痛的感覺,

其中又以腳抽筋為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

較容易發生的族群以青少年、老年人以及女性為主,

腳抽筋雖然不至於危害生命,卻也的確造成部分不易入睡或淺眠的人,在痛醒之後反覆難眠的情況,間接影響睡眠的品質。

 

 

■ 造成抽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環境溫度突然改變,造成血管突然收縮。
2. 飲食不均衡,咖啡因攝取過多,礦物質(鈣、鎂、鉀)吸收不足。
3. 身體的水分流失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
4. 白天過於勞累,肌肉過度使用導致血液循環不暢。
5. 壓力太大,情緒過於緊張無法放鬆。
6. 甲狀腺機能失調,造成低血鈣的情況。
7. 藥物的副作用。
8. 其它不明的原因。

 

■ 減少抽筋發生的方法
1. 可以在睡前做些伸展運動、拉拉筋,加強按摩容易抽筋的部位(腳趾、小腿)。
2. 在容易抽筋的部位熱敷促進血液循環產生暖意並使肌肉放鬆。
3. 建議穿著長褲入睡避免腿部受涼。
4. 睡覺前可以泡熱水澡,喝點溫熱的牛奶、補充少許的水分或稀釋過運動飲料。
5. 飲食方面的營養攝取要均衡,不要偏食,加強鈣質與維生素的吸收。
6. 放鬆身心入睡,不應該把壓力帶上床。

 

如果時常發生腳抽筋狀況的人,應該試著從上述的原因與方法改善腳抽筋的狀況。

若還是持續發生腳抽筋的,卻始終找不到原因,就應該請教醫生或做詳細的身體檢查,確認是否為某些疾病的症狀

解決了腳抽筋的問題,半夜不再痛得醒過來,自然能安穩的一覺到天明。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  

何謂膽固醇?

 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有和脂肪酸結合的酯型和各別分離的游離型兩種,合稱為總膽固醇。
 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另外它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及性荷爾蒙,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如果太多,就會造成動脈硬化等成人病。
 
膽固醇的好與壞
 在膽固醇中,LDL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稱為壞膽固醇。
 另外,HDL膽固醇會去除附著在動脈內壁的LDL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故稱為好膽固醇。
 檢查心肌梗塞和腦血痊症的患者,的確大都是LDL膽固醇較高,HDL膽固醇較低。
 
 
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所導致的心腦血管病變,是頭號殺手,許多人聞膽固醇色變而拒絕美食。膽固醇從何而來?它對人體只有弊而無利嗎?
 
 
膽固醇從哪裡來?
 膽固醇可由肝臟自行合成,也可由動物性食物中攝取。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液中,約含有100克至120克的膽固醇;其中約2/3是由肝臟和小腸壁製造而來,另外約1/3則由食物中取得。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自行合成的膽固醇與經食物攝取的膽固醇,會保持一定的比例,不會有膽固醇過高之虞。但現代人的營養過剩,加上運動量不足、情緒緊張,就會擾亂身體的調節作用,產生病變
 
膽固醇異常的誘因
高膽固醇血症可謂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它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
 遺傳
雙親中一人帶因,其發病率比一般人高2至3倍,且多在60歲以前就引發血管硬化、心臟病。若雙親皆帶因,則更為嚴重。
 飲食習慣偏差
長期嗜油脂與熱量攝取過高的人及抽菸的人,其膽固醇易過高。
 運動量不足
現代人的活動機會相當少,加上生活在都市型態的狹小空間裡,休閒與運動的機會不足,使熱量的攝取與消耗無法平衡,增高膽固醇的數值。
情緒異常
緊張的生活、不安的情緒,會使得內分泌紊亂,進而使人體內的膽固醇產生異常。
疾病與藥物
有些藥物會影響代謝,引發血中高膽固醇。而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變、肝臟病變、甲狀腺功能異常、高血壓、膽道阻塞或肥胖症等,也較容易引發高膽固醇症。
 
膽固醇有好有壞
與膽固醇相關的脂蛋白,主要有下列三種──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
負責從肝臟將脂質攜帶至全身各組織,此時VLDL也會轉變為L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身體內的膽固醇主要由LDL運送至全身各部位,若過多將對人體不利,因而被稱為「壞」的膽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硬化的元凶。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一種對人體有利的「好」膽固醇,可將黏在血管上多餘的LDL運送回肝臟排除,有保護血管的功能。
 
膽固醇    
標準的膽固醇值為何?
 
 一般來說,只要血中總膽固醇值每百毫升達240毫克時,即可視為膽固醇過高。但現在醫界更直接以血中高(好)、低(壞)密度脂蛋白的值,最為診斷依據。
 醫師表示,當HDL低於35mg/dl時,即需進一步檢查;如果LDL超過160mg/dl時,則表示膽固醇過高了。
 
 
~~~膽固醇的重要性~~~
 
 目前醫學證實,膽固醇對人體健康,具有以下的重要性──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缺乏時細胞就無法完整。
 
皮膚中的膽固醇經陽光的紫外線照射後,可轉化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
 
膽固醇是製造腎上腺素荷爾蒙、性荷爾蒙的要素。
 
 膽固醇可轉變為膽酸,以助人體消化脂肪。
 
 膽固醇可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功能。
 
 膽固醇可保護紅血球不被破壞,增長紅血球壽命,防貧血。
 
膽固醇對於血管脆弱、老化的部分,具有保護作用。
 
 膽固醇中的好成分HDL,會混在血液循環中,將多餘的壞膽固醇,自血管壁帶回肝臟
 
 
~~~長期過低也是疾病~~~
 血中膽固醇含量長期太低的人,容易誘發下列的身心症狀:
思考力下降、反應遲鈍,加速腦部老化,易誘發老人痴呆症。
 
 
 
身體機能缺乏膽固醇的運作,會提早衰老、加速死亡。
 
 
血管失去膽固醇的保護,也會變得鬆弱易破裂,導致腦與心血管的病變。
 
發育中的孩童若膽固醇不足,會引起營養不良、發育受阻礙。
 
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要素,如果含量太低時,會使心肌細胞功能衰退,抗癌能力下降,而增加罹患大腸癌和肺癌的機會。
 
 膽固醇在組織細胞內會形成荷爾蒙,有助於男性精蟲、攝護腺素及男性荷爾蒙的製造因此長期的不足,將使性功能減退,甚而影響生育能力。
 
缺乏旺盛的挑戰力與企圖心,對金錢、地位、學業的佔有慾與競爭心都不強。
 
容易出現消極、憂鬱的心理,甚至有幻聽、幻覺、暴力或自殺的傾向。
 
 
飲食清淡勤運動常做健檢是良方
 防治膽固醇異常須從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做起,專家建議注意下列事項──
 
→ 定期做膽固醇檢查,隨時掌握正確數值。
 
 飲食求清淡,選擇低膽固醇,控制每日攝取量在300克以下,並注意熱量的攝取。
 
 少量飲酒,能增加好膽固醇,且使血液不易結塊,但勿酗酒。
 
  抽菸易破壞好膽固醇,戒菸可讓好膽固醇回升。
 
 不生氣、緊張,並且重視休閒活動,均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
 
  運動的選擇以耐力性訓練為佳,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打太極拳等,每週儘量維持在3至5回,運動時間為20至60分鐘。在開始運動前最好先做「體適能檢測」,由專家開立運動處方,較為安全且有效。
 
 

**** 如果飲食、運動治療無效時,即須接受藥物治療。 *****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84-12041510221999  

 

晚上早點睡吧,不健康的睡眠習慣正侵蝕著你我的骨密度!

 

研究發現,失眠、熬夜、睡太少、日間睡太久和值夜班等,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族群,骨折風險最高可增至2.36倍。

骨鬆是無聲的健康殺手,每天晚上不熬夜、睡飽7小時,才能睡出好骨本

 

 

晚睡、睡不夠、輪班 骨鬆風險大增

 

國際研究顯示,停經後婦女若就寢時間超過午夜12點,骨鬆發生率是12點前入睡者的1.7倍;

夜間睡眠未滿7小時及日間睡眠超過3小時的人,骨質流失和骨鬆風險的發生率是夜間充足睡眠者及無日間睡眠者的1.68倍與1.52倍。

 

研究也發現,每月至少輪值3天夜班、持續超過20年以上的護士,其腕部及髖部骨折風險為正常工作者的1.37倍

若是輪夜班、過瘦(BMI<24)並且從未使用過荷爾蒙治療的女性,骨折風險更增至2.36倍。

 

夜間照射日光燈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骨代謝;

日夜顛倒或是日間過長的睡眠,若造成日曬不足,會影響維生素D3的生成,導致鈣質吸收效率下降;

而減少睡眠及晚睡會抑制生長激素及刺激皮質醇的分泌,恐加速骨流失。

 

無聲殺手!骨鬆恐增骨折致死風險 !!!!

骨鬆雖無明顯臨床症狀,但會因輕微創傷而引發骨折及相關併發症,

台灣男性髖部骨折病患在1年內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

而生存者每3位就有2位處於失能狀態需人照顧,且再度骨折的風險將高2至4倍,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和生命。

據統計,台灣週間每6人就有1位是熬夜超過午夜12點才睡的「暗光鳥」,周末更升高至每5位就有1位,

長期睡眠習慣不佳,易暴露在骨鬆的風險中。

「睡飽七點鐘‧健康防骨鬆」的原則,夜間睡足7小時,以避免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對自身骨密度所造成的傷害。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3636_690402274323144_1112471467_n

雖然說「十個禿子九個富」,但男人們仍無可避免害怕掉髮,「禿頭」更是大大損傷了男人的自信。

據統計,國內上百萬名男性有雄性禿困擾,就連不少女性也為禿頭所苦。

建議一天掉髮應少於100~150根,如一天大於150根,或短時間急速掉髮、局部塊狀落髮,應及早前往皮膚科就診治療。

 

為改善禿頭問題,市面上流傳許多偏方,像是用避孕藥洗頭來增髮,或是用沙拉油來滋養頭髮

以上偏方不僅浪費你的荷包,且容易引起副作用,導致毛囊炎等頭皮問題

  

市面上亦有流傳,頭皮發炎須用生薑、米酒、鹽巴來殺菌,甚至以為頭皮老化,須進行剝頭皮生髮手術,

以上偏方皆是無稽之談,不僅傷害皮膚,迫使掉髮問題更嚴重。

 

髮線上移、變細、變疏 引發禿頭危機

一般來說禿頭分成多種,包括雄性禿、休止期掉髮、圓禿、疤痕禿等。

治療禿頭前,須先視自己的掉髮疾病而定,

雄性禿 就須靠內服或外用藥物、植髮、生長因子導入、光療

圓禿 則靠內服、外用或注射,甚至冷凍

休止期掉髮 應先排除體內疾病,像是內分泌失調、營養失衡、中毒問題

疤痕禿 則須植髮、切除

 

一般民眾不清楚掉髮究竟到何種程度就該有禿頭的危機意識,一般來說,髮線開始上移、變細、變疏、甚至每日大量落髮、就須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諮詢。

頭髮生長的重要關鍵:毛囊健康

 

掉髮往往都是頭皮不清潔,導致毛囊阻塞,所以擁有健康的毛囊絕對是幫助頭髮生長的重要關鍵。

挑選洗髮精應以洗淨為原則,建議1~2天洗一次、老人家3~4天洗一次,以免頭皮過乾發癢;

另外須減少染燙、適度護髮及按摩,保護頭皮健康;個人生理部分,日常作息須正常、飲食均衡等都是正確的衛教觀念。

 

 

           ~~~~       消除疑慮 掉髮7大迷思Q&A     ~~~~

 

 

Q1:天天洗頭會禿頭?

A:不會,建議1~2天洗一次、老人家3~4天洗一次,以免頭皮過乾發癢

 

Q2:常戴帽子會長不出頭髮?
A:不會,但悶熱會造成毛囊發炎甚至感染化膿則會掉髮

 

Q3:常梳頭導致掉髮?
A:適度力道不會,甚至有助減少毛髮打結

 

Q4:頭皮太油易掉髮?
A:須就醫瞭解為何出油,若出油是因脂漏性皮膚炎或毛囊炎,則可能會掉髮

 

Q5:雄性禿是男人專利,女人不會有?
A:女生也會,通常男女比例10:1

 

Q6:酸雨會導致雄性禿?
A:無根據,但大量暴露且長時間停留在頭皮可能會引起刺激性皮膚炎

 

Q7:洗髮精品質不好,所以一直掉髮?

A:洗髮精應以洗淨為原則

 

 

 

 

 

 

 

 

 

文章標籤

江文超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